在北辰区大张庄镇有一个500多户人家的村子——喜逢台。近年来,喜逢台村村民告别了土坯房,住上了楼房,村民的小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昨日,记者走进喜逢台村,通过采访几位村民的生活,感受乡村环境发展新气象。
村容村貌大变样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喜逢台村喜凤花园小区,映入眼帘的是金色凤凰雕塑和一幢幢漂亮整齐的楼房、一条条整洁的马路,社区内绿树掩映。目之所及,是一幅幅清新的乡村新画卷。
“过去村子里的路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交通不便。家家门前都堆着一垛柴火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到处乱飞。”今年59岁的刘明顺是村里的一名村干部,为村民们服务了三十多年。说起以前村里落后的村容村貌,刘明顺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1993年,村里虽然对部分主干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但大部分街巷仍是土路,晴时满天灰、雨时满地泥,遇到下大雨,如果不穿胶靴根本没办法出门。
“这些年的变化啊,那可是忒大了!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喜逢台村的变化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刘明顺感慨道。他对记者说,在有关政策扶持下,喜逢台村515户村民陆续搬迁到喜凤花园、高雅苑、文雅苑等几个小区,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小区里都进行了道路硬化,彩色地砖从村口一直铺到每家每户的门口。到了夜里,小区路灯照得整个小区都很亮堂。如今,无论从哪个村民家出来,步行不出10分钟,都能找到配套的学校、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菜市场、便利店甚至浴池、理发店,十分方便。
土坯房变成楼房
下午,记者来到喜凤花园小区34号楼村民刘明德家时,他正和老伴抱着2岁的小孙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今年55岁的刘明德,是2009年入住新小区的最早一批搬迁村民,见证了喜逢台村近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明德告诉记者,他家在村里原来住着5间土坯房,到了上世纪90年代,陆续改建成砖瓦房,但做饭仍要烧大灶,取暖靠煤炉,门前屋后都是污水垃圾。2009年,新的小区建好后,他家分到了两套装修好的洋房,一套147平方米,另一套75平方米,有电梯、天然气、地采暖,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彻底告别了以前老村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如今,他和老伴、儿子、儿媳、两个孙子一家六口住一套三室两厅两卫。另一套面积小一点的房子租出去,每月还有1000多元的收入。“党的政策好!我们和城里人住的一样,也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说起现在的新房,刘明德满脸的幸福。
文化生活滋味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生活在喜逢台村早已深入人心,各小区组织村民成立了腰鼓队、舞蹈队、秧歌队、民乐团、书法组等十余个特色文化队伍,喜逢台村党群服务中心每年都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走进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中心设有综合会议室、图书室、健身房、老年棋牌室、卡拉OK室、舞蹈活动室、乡村农具展馆等,为村民提供了硬件完备、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美好幸福的小康生活一定是有文化的、充满书香的。”党总支副书记石文艳说。
结束了一天的采访,记者走出喜凤花园小区时,看到小区门口的文化体育主题公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据党总支书记刘继亮介绍,该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2019年7月开工,设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和文化健身广场,预计今年国庆节前投入使用。(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