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一:别迷信进口食物
挑选食物时,本地、应季、常见的食物往往是对身体健康更好的选择。现在物质富足,我们去逛超市、水果店时,往往被琳琅满目、五彩斑斓的各色进口蔬果吸引,而且这些蔬果大多价格不菲。
进口蔬果在进入销售网点前,往往经历了较长的物流过程,因此有些采摘是并未完全成熟,在长途运输中也会产生营养成分流失。从营养健康方面考虑,营养价值未必高,对身体健康未必好。
此外,孕妇尽量不要吃稀奇的食物。临床上不少病例发现,在孕期摄入太多平时饮食习惯之外的食物,新生儿过敏体质的可能性会升高。
法则二:少吃添加剂食物
有些食品的成分非常复杂,尤其是加入各种添加剂、香精等。这些加工后的食物往往更能迎合人们的口味,不仅会容易导致人们摄入过多热量引发消化系统病变,而且身体内过量添加剂摄入会引发肝肾功能受损。
人们对各种添加剂往往难以分辨,一个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食品包装上配料表上的成分越多,往往意味着食品添加剂的可能性越高。
当然,日常生活中健康科学加工的食物是很好的选择。以腊八粥为例,它的食材种类丰富、粗细结合,营养价值极高。
法则三:不盲目迷信养生
市面上还有很多号称养生类的食品,比如“低脂”“无糖”等。
这些新概念食品为健康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也要注意,并不是养生类的食物就是完全健康的。以“低脂”为例,这类食品脂肪含量确实较低,但也要注意如果其中添加了较高的糖或其他不健康的成分,过量摄入也会对健康造成伤害。有研究显示,长期食用人工甜味剂会增加体重,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另外,无糖类食物主要针对患糖尿病人群,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经消化后会转化为葡萄糖,摄入量太多同样会造成高血糖。
法则四:囤积时间别太长
有些人工作比较忙,经常去趟超市就恨不得买上一个月的蔬果。
其实,蔬果的储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即使冰箱保鲜储存也无法阻止新鲜蔬果内水分、维生素等成分不断流失。不仅有变质的风险,同时储存时间过长,无论味道上还是营养上,都会大打折扣。
因此,建议大家争取每周都采购一次,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时间,也能保证蔬果的新鲜营养。另外,霉变的蔬果往往滋生大量细菌,不新鲜的蔬果还是不吃为好。
法则五:少荤多素别吃多
建议每餐吃七分饱,吃得太多太饱会增加摄入的总能量,导致脂肪大量囤积,从而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而且,吃太饱会使血液大量流向消化道,导致反应迟钝,加速大脑衰老。多项研究表明,适当饥饿有利于保持大脑的高速运转。
除了少吃以外,还应少荤多素。植物性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水溶性维生素、抗氧化剂等。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糖尿病等的慢性病的发生。(静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