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组织召开全市视频调度会议,对《天津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作出具体安排,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秋冬季攻坚目标指标、重点工程措施推进、重点排污单位监管、重要工作任务落实。
保蓝天:盯“三个节点” 调“四大结构” 抓“五控治理”
《工作计划》明确,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核心目标是: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48微克/立方米左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为此,全市将进一步突出夏季前、秋冬季、供暖前“三个节点”,继续调整产业、布局、能源、交通运输“四大结构”,坚持推进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新建项目“五控”治理。
其中,结构调整重点工程包括:推动3家钢铁企业9月停产、年底退出,全面完成314个工业园区整合取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散煤治理“应改尽改、应用尽用”,钢铁、焦化、水泥行业大宗物料铁路运输比例分别超过50%、80%、65%,天津港铁矿石铁路运输比例达到65%以上,实现靠港船舶岸电使用全覆盖。
“五控”治理重点任务包括:完成48台燃煤锅炉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以及609台燃气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优化改造2家燃煤电厂脱硝设施,钢铁行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焦化、水泥、垃圾焚烧、砖瓦、铸造等行业深度治理,完成151家企业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新购置公交车全部选用新能源汽车,全年遥测柴油车不少于30万辆,实现智能渣土车全覆盖,优化道路扬尘“以克论净”考核方法。
此外,《工作计划》还对强化绩效分级、差别化管控、严格落实港口集疏运及重点企业柴油货车管控等5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保碧水:保好水 治差水 “一河一策”精准发力
《工作计划》提出,2020年,天津市碧水保卫战核心目标是: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以上,劣Ⅴ类比例达到5%以下,基本消除黑臭水体,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除劣Ⅴ类。为此,碧水保卫战将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优先任务,以实施“一河一策”精准发力为主攻方向,以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为主要抓手,保好水,治差水,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其中,保障饮用水安全重点任务包括:实施于桥水库综合治理,建设环库截污沟和入库人工湿地工程,加强于桥水库调度运行,改善水库水质。完成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解决188个村、37.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51个“万人千吨”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确保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
12条入海河流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包括:实施7项工业治理项目,开展1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项目,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00万吨。实施14个雨污合流改造工程,消除5.3平方公里管网空白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7%。开展2182处雨污错接混接点改造工程,启动4座雨水调蓄池建设,减少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水产养殖7.8万亩,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实施12项水系连通循环工程,开展7项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全年生态环境补水10亿立方米以上。
护渤海:聚焦一个核心 坚持三管齐下 推进四大行动
《工作计划》明确,2020年,全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将聚焦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这一核心,坚持污防治染、生态保护、风险管控“三管齐下”,协同推进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四大行动,巩固深化治理成效,确保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
全年重点任务包括:开展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推进港船泵站等5个综合入海排污口达标整治;完成15 家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和5座渔港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推进临海新城西侧湿地修复、永定新河入海口左岸湿地修复、东堤路景观走廊和东疆东部沿海岸线修复等一批整治修复项目;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增殖放流各类海洋生物苗种15亿单位以上,海洋捕捞许可证数量较2015年减幅不低于24%;推进涉海环境应急物资库建设,建成海上溢油应急物资调用综合信息平台;全面推行湾长制,构建海湾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保净土:补齐“四个短板” 防范“四类风险”
《工作计划》提出,2020年,天津市净土保卫战的核心目标是: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减少 8%;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均达到 100%;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全年部署的重点任务涉及全面推进土壤环境详查及监测、严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严格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等6大方面。
《工作计划》明确,全市将着手补齐农业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四个短板”,确保全市农作物秸秆基本实现全量化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划保留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两个100%;重点防范土壤污染“四类风险”,确保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严控重金属排放总量和地下水污染。
(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