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旭轮现在每小时产量2200立方米,日产量约5万立方米,施工中除了要求驾驶员加强瞭望,确保船舶航行和施工安全,同时还要做好与海事交管中心的沟通。”当前正在天津港高沙岭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施工的中交天航局通旭轮船长刘永志介绍道,“确保生产的同时,船舶政委韩炜会负责疫情期间船员的心理辅导和每日的船员体温检测、消毒等工作。”
天津港高沙岭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是航道疏浚吹填工程,航道设计长度22公里,疏浚工程量约1882万方,是天津市2020年港口建设重点项目。疫情爆发以来,中交天航局新港项目部第一时间积极筹备防疫物资,制定物资配给使用计划,保证物资储备数量充足,做到疫情防控与施工生产两不误。项目管理人员现场带班生产,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督导,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监督,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施工船舶通旭轮每天密切监控作业人员身体状况,设置独立医务室,实行“分桌分餐”,物资供给配送也是岸上“零接触交接”,守住了船舶施工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
截至目前,天津港高沙岭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已累计进行航道疏浚约1500万立方米,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待今年年底完工投入运营后,可大大提升天津港高沙岭港区通航等级,更好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渤海之滨,黄骅港畔,在一片布满淤泥和沙土的荒地上,五六台插板机突突作响。每台机器旁,都有着几位身着印有“中国交建”标志反光背心的操作工人,他们默契配合,熟练地将塑料排水板展开、接上。3月3日,在按下“暂停”键一个多月后,由中交天航局黄骅项目部承建的黄骅港河口港区软基处理工程正式复工。
疫情爆发以来,中交天航局黄骅项目部承建的工程工期均遭受不同程度影响。为保障工期、释放产能,黄骅项目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提前谋划部署,多措并举织密疫情“防护网”,全力保障项目部49名员工和三艘船舶70余名船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保障施工生产的有序进行,项目部和船舶停止休换班,实行全封闭管理,确保不与外部人员接触;做好“一人一档”信息统计,保障返岗人员安全。截至目前,黄骅项目承建的3项工程已有2项正常施工,其中黄骅港综合港区20万吨级航道改造提升船窝挖泥工程完成工程量超240万方,完成计划工程量的134%,参与施工的天麒号、天杉船、天锐1船3艘船舶分别超产约30%、40%、30%,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实现了高产稳产。
把耽误的进度赶上来,中交天航局所有在津项目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坚决守好前沿阵地,打赢这场防疫复工阻击战。(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