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机”! 2月24日,天津市海河医院危重症病房传来好消息,1名64岁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周先生(化名),经过了8个日日夜夜,顺利撤除ECMO。让他重燃生命希望的,是被称为重症患者“最后救命稻草”的ECMO技术。
1小时上机,ECMO起效
64岁的周先生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至海河医院就诊。在市级专家组和海河医院危重症团队的积极救治下,经过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喘憋症状好转,但仍间断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2月12日患者突发咯血,停用无创机械通气,予以止血,高流量吸氧,但是氧合下降,予以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患者病情持续进展,胸片提示“白肺”,呼吸机支持条件很高,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随时有恶化,心脏骤停的风险,且呼吸机条件高,相关性损伤将会出现,不利于患者康复。
2月16日,专家组会诊讨论后决定给患者实施ECMO治疗。几分钟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书记、院长接到市级专家组要求ECMO团队支援海河医院的电话。李彤院长迅速选派ECMO团队的精兵强将,由胡晓旻副主任带领吴鹏和稂与恒两位医生向海河医院集结。ECMO团队到达以后,迅速与在那坚守的重症支持团队启动相关流程,做好相关准备。在防护服外面套上了隔离衣,在穿上无菌的手术衣,同时佩戴了防护眼镜,两层手套外,又加上了无菌手套。在团队的合作下,顺利完成ECMO上机,5分钟就看到了效果:周先生氧合指标迅速好转了!此次操作与以往不同,全方位的防护措施让本身活动能力受限,护目镜的起雾也影响了视野,现场沟通也听不清,完全靠喊,这给操作带来不小的难度,以前半小时可以完成的操作得以在1小时才能完成。
再次出战,ECMO再次挽救患者
ECMO运转期间,ECMO团队人员连续24小时坚守在重症病房,对ECMO救治提供专业化的建议,维持ECMO机器的正常运转,应对可能突发的情况。针对ECMO管理的特殊性以及专业性,三中心护理部又从医院重症监护科(ICU)调来6名有丰富经验的护士,参加到ECMO患者的护理中。ECMO患者病情危重,有气管插管, ECMO管路,床旁血滤管路以及其他各种管路,并且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病理生理学和以往其他疾病不同,给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市级专家组,ECMO团队以及重症监护团队精心管路及治疗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2月17日,另1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马先生(化名),经过精心救治后,病情仍出现恶化,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后,患者氧合仍然不能升高,病情十分危急,关键时刻,ECMO团队再次全副武装,与重症监护团队完成了ECMO植入。看着患者好转的指标,尽管全身湿透,体力透支,所有队员都露出会心的微笑,为了患者的安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重新界定死亡分界线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采用机械泵代替心脏功能、人工肺代替肺功能进行的一项生命支持,能够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从而提高抢救的成活率。ECMO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1972年,ECMO首次成功应用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救治,随后其适应证不断扩大,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时挽救成人和儿童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必要措施,为生命筑起最后一段防线。自2003年SARS以来,在爆发性心肌炎,危重症心肌梗死,甲型H1N1流感,H7N9,重症肺炎等重症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有这样一支团队,自2005年完成天津市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至今在危重症救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曾将H1N1、H7N9患者,心脏骤停60分钟的患者……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北京,河北,山西等地的危重症患者因此而得以重生,建立起“京津冀”危重症救治圈。三中心的ECMO团队在业界创立了多个“第一”:与国际同期进行H1N1甲型流感导致的ARDS患者的ECMO救治;在国内率先成立ECMO治疗团队和首家ECMO中心;国内首批完成ECMO辅助下危重患者院间远程转运;率先完成ECMO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治疗“绿色通道”。因其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突出成绩,ECMO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然而,ECMO也并非万能,有严格的适应证以及禁忌症,不得滥用,也并不适合所有人,甚至上了ECMO还没有救回来也是常有的事。每次,ECMO团队都要跟家属详细解释用ECMO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后果。能否挽救回病人的生命,更重要是取决于病人的病情发展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普通人面对未知的医学领域,常常无知无畏,反而更能够放下包袱,让医生放手一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ECMO与死神赛跑,与病魔斗争,一定会赢得更多次的胜利。
(津云新闻记者李佳萌 通讯员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