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讲述了朝阳里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故事。
苗苗记得很清楚:“大年三十那天,在社区值班的我接到新兴街道党工委的命令:天津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大年初一,全员上岗!”一个多月来,社区宣传喇叭从未停止,各小区门岗点位24小时值守凭证测温出入。苗苗说:“全体社区工作者站在了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市里的、区里的、新兴街道的干部、广大的志愿者、‘双联系双报到’的在职党员、可爱的社区居民、有爱心的社会组织和我们一起共同战‘疫’,我们实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把党支部建立在防守的第一线。”
苗苗介绍,社区党委特别关心空巢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由“义心向阳”心理咨询室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与需要的居民进行连线,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心理疏导。社工们按照居民的需求,在疫情期间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提供代买代送包括去医院为居民取药、帮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也是由社工去完成的。
社区的社工们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有的社区工作者甚至全家出动一同全力抗疫。苗苗举例说,社工门建华和她的爱人小两口一起做好居民的“守护者”。28岁的社工、地道的天津小伙张湛然,创作了天津快板《群防群控在社区》录成视频发给社区居民。90后社工许瀚文忠于职守、敢说敢管,即“硬核”又温暖,他和社区所有网格员一起为来津返津人员带来“天津温暖”。苗苗说:“我们为居家隔离人员送餐送菜、进行体温监测、帮他们消毒收生活垃圾并做好分类,加强居家隔离人员生活保障,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天津社区的爱’。同时,对解除隔离的人员,我们会进行电话回访关心他们身心健康。”其中有的人员已经离津了,他们说:“天津的防疫措施是让他们感到最温暖的。”
社区工作者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这与身后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苗苗含着眼泪说:“我原本想过年带着两个孩子回家看望父母,但在初一那天退掉了回家的机票。来自妈妈的电话和父亲的短信让我永生难忘,父亲告诉我奶奶去世了,已经火化了才敢告诉我。他们希望我能够继续保护好居民,保护好‘大家’。”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苗苗书记,我们知道,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你们社区,为志愿者点赞。您能给我们讲一讲这些志愿者在社区战‘疫’的故事吗?”
苗苗回答:“现在每每回忆起2019年1月17日习总书记来到社区的一幕幕,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温暖。我们牢记嘱托再出发,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比如我们新兴街道为市、区级下沉干部发了《倡议书》,倡议他们带着家人一起从事志愿服务、记录志愿时长。”
“这一个月里,发生在朝阳里社区温暖的故事数不胜数。社区退役军人代表王萍奶奶、温锦舫奶奶是老一代志愿者,做了很多志愿服务。他们说‘虽然我不能再做志愿服务了,但这5000块钱的特殊党费你们拿着,这是我为抗疫工作所尽的一份绵薄之力。’他们委托家人将5000块钱的特殊党费交到我的手中。红色小巷管家杨凤珍夫妇主动照顾社区空巢老人、吴桂菊夫妇主动为楼内清扫消毒。居民们有的送来暖宝;有的送来口罩;有的递上一杯咖啡,默默离去;有的冒着冰雪,在社区里巡逻;有的在一旁为工作人员撑着一把伞;有的身患残疾,却慷慨解囊;有的把自家热腾腾的饭菜,端给了社区志愿者……居民在感谢信里写道:‘自年三十至今,你们为战疫情,没休息过一天,你们就是社区可爱的保护神’。”
朝阳里社区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苗苗的手机也成了朝阳里社区的“热线”,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社区空巢独居解老太太哭着打来电话说自己家断电了:“书记,我该怎么办啊,我们家黑了。”苗苗赶紧回答:“您别着急,我马上到。”考虑到情况紧急,请社区外的修理师傅又怕为防疫工作带来隐患,苗苗给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王金祥打电话说明了情况,王大爷会修家电,他踩着冰雪来到解老太太家,认真的排查起来。“说真的,在王大爷查看电路的时候,我心里是很忐忑的。一是怕大爷出危险,因为大爷身上因为淋了雨雪都是潮乎乎的;二是想着王大爷也一把年纪了晚上眼神不太好,万一电路修不好,可怎么办呀,我不能让居民就这么摸着黑呆一晚上呀!而且疫情期间和以往不一样,这个时候真要是修不好,再外面再找修理师傅是真的不好找。但是随着大爷合上闸的那一瞬间,灯亮了!我当时真的特别激动,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在黑暗中我们的志愿者为老人送去了光明。”
“自2019年1月17日至年前,我们社区里的和平区社区共接待海内外的学访团11718人次,我们讲述志愿者的历史、讲好天津故事。作为党委书记、现在每每走到和平区社区志愿服务展馆门口,看到闭馆通知,心里也是很难受的。但是看到居民们打开窗户向我们招手说:书记,你们辛苦啦!书记、武汉加油,天津加油,我就特别有信心,我们信心百倍一定会打赢群防群控的战‘疫’。”
最后苗苗说:“人民战‘疫’,依靠人民。”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马扬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