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生活> 正文

天津的“二月二”

中国民俗中素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起于何时,无从考证。明代《帝京景物略》中即有“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之载。

旧历二月初,通常在惊蛰前后,万物复苏,百虫惊起,疫病多发。故而,早年间,二月二日天方破晓之时,天津市民多用铁器敲打房门,口中唱着一句俚歌:“二月二,敲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也有用擀面棍儿或笤帚疙瘩敲击炕沿,另有一句歌:“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还有人家用绿纸剪成一个蝎子尾巴形状,夹在剪子中间,挂在墙上。据说,这样可使蝎子、蜈蚣、毒蛇之类的害虫远避不出,人们遂获平安健康,后则渐渐演变为驱除瘟疫之意。津郊农村还有这样的风俗:当日清晨,村民担来第一担井水,先给孩子们每人喝上一口,大概有预防疫病之意。

由此可知,二月二当年实际上是一个驱毒物、避害虫、除瘟疫的日子。这在许多医学典籍中亦可找到依据,如《居室必用》称:“二月初二日,五更不语,采薰菜菜梗,阴干,作剔灯仗,诸虫不入灯盏。”《海上方》记载:“柘木洗目令明,二月初二日煎汤,温洗目,可令明朗。”《千金月令》中有:“二月二日,取枸杞煎汤,晚浴,令人光泽,不老不病。”

二月二也是一个踏青郊游的好时节,故而《壶中赘录》曰:“蜀中风俗,以二月二为踏青节。”《秦中岁时记》载:“二月二日,曲江挑菜,士民前往游观极盛。”《群芳谱》说:“二月二日,采野茵蔯苗和粉面,作饼食之,以为节物。”这些不过是人们不愿辜负大好春光,想出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以使这个节日更有意义。

天津人讲究吃,每个节日都是一个吃的理由。烙薄饼、煎焖子、拌豆芽菜、炒鸡蛋,间或加上一点炒龙须菜,这便是老天津人二月二的吃食。口味清淡,令人垂涎。妇女们在这天还有不许动针线的说法,因为传说龙是百虫之首,它抬头后,会让众害虫臣服而不敢害人。如果妇女们动了针线,扎了龙眼就糟糕了。其实,这或许也是忙了一个正月的妇女们,给自己外出娱乐找的一个说辞。

每逢节日,天津戏曲界皆有应节佳戏,以资点缀。二月二的应景戏是《彩楼配》,实为全本《红鬃烈马》的第一出,讲的是二月二,王宝钏在彩楼抛绣球招婿的故事,故亦名《天赐良缘》。这出戏为青衣重头戏之一,佐以小生薛平贵,重唱工。清末民初之时,正工青衣必会演此出戏。善演此戏者首推陈德霖,此后有王琴侬。姜妙香在唱青衣时,亦工此戏,为陈德霖亲传,迨至改演小生后便不再演出此戏。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程砚秋皆曾在津演过《彩楼配》。至抗战胜利后,愿演此戏的名伶寥若晨星,随着《彩楼配》沦落为底包的开场戏而渐渐淡出观众视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