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在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玉兵介绍了天津港保税区在有序尽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所做的三方面的工作。
朱玉兵表示,天津港保税区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功能区,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改革开放“试验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保税区党委、管委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市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在滨海新区的统一部署下,努力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继续当好“排头兵”。
一、统筹兼顾,坚持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并重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保税区坚决落实天津市委“双战双赢”部署要求,迅速调整工作重心,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
保税区片区距离远、产业类型广、企业数量大、外地职工多,“外防输入”压力很大。为保证企业平稳复工复产,保税区采取了摸底数、定导则、强宣传、抓监管等多项务实举措,把员工排查始终作为企业复工的第一条件,加大社区、公寓管控力度,坚决防止因企业复工复产发生聚集性疫情。
保税区共有“四上”企业1840家(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家。实际在区内经营的“四上”企业987家,已复工的“四上”企业576家,占58.3%。复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3家,复工比例为73.6%,规上复工工业企业产值占2019年工业产值的90%。全力保障“四上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早日实现复工复产,可以确保防控疫情与经济发展“两不误”,争取实现2020年经济发展由“开门红”转为“开春红”。
地方金融企业具备在线办公条件的,鼓励居家办公,截至2月20日24时,保税区已经在线开工的金融企业为141家。其中,融资租赁86家,商业保理44家,融资担保4家,小额贷款7家。金融企业的复工,将有助于解决实体经济面临的融资难题。
截至2月20日24时,保税区已复工复产的企业为948家。其中,71家为春节期间持续生产的企业,371家为新备案复工的企业,506家为网上办公和弹性办公企业。在已复工的企业中,九类企业214家,与九类相关联的企业72家。已复工的企业在岗职工为46710人,其中天津职工35931人,外地职工(含从外地返津及未离津)10779人。目前已复工的企业主要是疫情防控、医用物资、能源供应、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生产、保障城市运行、重大工程等国家和市里的重点企业,这些企业的复工,既对疫情防控增加了物资储备,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二、分类指导,千方百计保障企业平稳复工
作为经济功能区,保税区内实体经济企业数量大,企业求生存就要开工生产,要赶订单、赶进度,复工愿望非常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保税区管委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想方设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帮助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有序复工复产。
一是制定出台了《企业开工导则》,明确复工各项条件,让企业复工“有章可循”。二是广泛宣传政策,加强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掌握拟复工企业的防疫准备、员工信息、复工时间等具体情况,指导企业逐个拟定复工方案。三是对拟复工企业的复工准备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对符合开工条件的立即备案,对不符合要求的,指导企业进行完善,符合要求后再报。四是督促企业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对复工“人员排查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安全生产到位”进行承诺,员工也要对未到过重疫区、未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没有发烧、咳嗽等症状承诺,杜绝准备不足仓促开工。五是加强复工企业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要求整改。
三、同舟共济,政企合力打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
疫情期间,区内企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戮力同心,共克时艰,积极为抗疫作贡献。保税区的粮油生产企业众多,粮油产量占据华北地区七成以上市场,为保障民生,嘉里粮油、中粮佳悦、京粮等重点粮油企业春节期间持续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履行社会责任;天津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向总部输送高精尖人才,成功研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柯顿电子高薪紧急招聘一线员工,开足马力全力保障电子测温枪等重要防疫物资生产;正达科技紧急转产消毒液,无偿捐助武汉抗疫一线;G7成立特别工作小组,紧急搭建“驰援武汉——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为武汉防疫物资运输办理提供便利条件……,还有很多企业为湖北捐款捐物,共同抗击疫情。
同时,保税区管委会出台了《天津港保税区关于支持企业控疫情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在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用工需求、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支持、强化信贷支持、优化企业服务等六个方面,全力支持区内企业抵抗疫情影响,共渡难关,政企合力打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
朱玉兵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区防控工作部署,结合保税区实际,在确保防疫措施到位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有序、尽快推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做出更大贡献。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目前,复工的企业越来越多,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功能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保税区企业体量大,职工数量多,必然面临外地返津人员剧增的“复工潮”。请问保税区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由此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和压力?
朱玉兵回答:“面临外地返津人员剧增的‘复工潮’,保税区采取了四项措施化解疫情防控风险和压力。”
“一是摸清底数。首先摸清复工复产企业情况。保税区包括空港、临港、海港三个片区,区内有民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7大产业。截至2月20日24时,根据企业上报的复工备案申请,依据市、区有关要求和保税区《企业开工导则》,防疫措施到位一家复工一家,保税区已复工复产的企业为948家。其中,71家为春节期间持续生产的企业,371家为新备案复工的企业,506家为弹性办公和网上办公企业。已复工的企业,在岗职工为46710人。经测算,近段时间,预计还将有8万人返岗上班,这其中外省籍员工估算约占三成,2.4万人左右,这就是我们下一步面对的‘复工潮’规模。其次摸清公寓底数。保税区有11座公寓,蓝领公寓一般是6人间、4人间,可容纳5.8万人。现在疫情防控需要全部改为4人间甚至更少,而且每个公寓内要留出隔离房间。所以我们就加强调度,将各公寓现有入住人数摸排清楚,随时根据入住情况进行调剂安排,确保职工随时入住。目前我们公寓容纳3.5万人,能够满足需要。”
“二是疏导人员。疫情防控关键在于人。我们把‘人’作为企业复工的第一条件,加强复工企业返岗人员健康状况摸排和行为管理。一是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规定,抓好社区、公寓、酒店等公共场所的登记管理,特别是那些从重点疫区返津的人员,高度关注,是管理服务的重中之重。二是严格落实外地返津14天的隔离要求,不足14天暂不上岗。三是加强人员行为管理,一方面加强培训,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定承诺书,复工第一天,亲自讲第一课,宣传防疫知识,增强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另一方面,加强职工特别是集中居在公寓的人员疏导,引导他们工厂、公寓‘两点一线’,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降低聚集性传染风险。”
“三是定向招工。充分挖掘本市人力资源,满足基本开工需要,同时,外地员工隔离14天后可以返岗。当然,部分企业面临用工不足的问题。为此,在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前提下,我们想方设法从非重点疫区招收员工,帮助复工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难题。比如,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协调天保人力等人力资源公司及区内未复工企业,向天津统一、嘉里粮油、柯顿电子等复工复产企业输送员工,全力保障企业生产需要;再比如,搭建线上招聘平台,通过自贸区人才网,结合微信和APP客户端,组织开展‘2020年天津自贸区新春大型网络招聘会’,重点面向非重点疫区开展线上网络招聘,免费为区内企业提供职位信息发布、求职简历搜索服务。同时,我们鼓励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对于不裁员企业的新招员工并缴纳社保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500元给予企业一次性用工补助。”
“四是综合服务。疫情发生突然,且正值春节期间,一些复工企业面临疫情防控物资短缺难题,如果解决不好,风险很大。为此,我们一方面制定了《天津港保税区关于支持企业控疫情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在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用工需求、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支持、强化信贷支持、优化企业服务这六个方面,全力支持区内企业抵抗疫情影响,共渡难关。另一方面,指派专人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细化复工复产保障方案,“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测温仪等防控物资购置问题,至少保证15天以上的使用量。多方拓展渠道,通过采购、捐助等方式,稳定防疫物资供应渠道,确保员工安全防护。再次,对企业恢复生产、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指导、服务。总之,综合施策,确保双战双赢。”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马扬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