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时,夏伟利医生早早起床打开房门。阳光穿过污染区空无一人的走廊,照在“北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观察所”的指示牌上。近日,首批解除医学观察的4名“住客”已陆续离开。
这里是北辰区最早的医学观察所,设在一家普通的酒店内。来自北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中心的30余名医生护士,分批次组成工作团队,照料和观察着“住客”们的生活起居。
“您好,今天早上的体温是多少”“口罩戴着,尽量多喝水”“今天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电话机前,医护人员核对着每个人的信息,询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他们不仅要观察人员的身体状况,更重要的是安抚他们的情绪。“很多人住进来之后,心理上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情绪紧张和焦虑,我们要及时消除他们的顾虑。”夏伟利介绍。往往每天这一切结束之后,时针已指向凌晨。
自开始接收与病毒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全组人员24小时待命,以便遇到突发状况随时能展开有效救治。由于防控物资紧缺,进入隔离区的每位工作人员都不能随便脱下防护服。小组里有人开玩笑,“可以腰间挎个水壶接上吸管喝水”“水也不能总喝,不然要上厕所的!”还有的人为了节省防护服,从早晨到下午,七八个小时都佩戴着防护用品,面部、耳朵都被勒到红肿甚至起皮。
赵彬彬作为第二批进入隔离区的护理人员,第一天凌晨4时就要接收隔离病人,第二天7时又要到岗。“虽然比较累,但是看到大家都尽全力,我也就不觉得辛苦,我们老大姐还都冲在前面呢!”他口中的老大姐,是第一小组组长陈立荣,今年已经52岁了。“按照惯例,现在应该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团聚的时候,但是我是党员,又有多年的护理经验,就得带头!”陈立荣说,“集中观察所不同于病房,这里有没有病例、会不会发病,一切都不确定,我们每次上岗都是踏上一场未知的旅程,更要尽心竭力。”
这就是医学观察所,这里没有确诊病人,没有抢救现场,无法感知潜在的危险从何而来,而这里的工作人员所做的是全力把防线做到最充分,将病毒和健康人群隔离开。只要这场战“疫”不结束,他们就会坚守下去。(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