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旅游> 正文

天津博物馆首次推出文化日历 博物馆日历正流行

2020年伊始,人们在新年的扉页上写满了许多美好的向往。近年来,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文博日历以其独特的“文化流行色”,成为很多人迎接新年的“标配”。

日前,由天津博物馆联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天博日历2020》,这也是天津博物馆首次推出文化日历,从20多万件馆藏中精选了365件经典馆藏 珍品,其中有反映馆藏特色的绘画、瓷器、玉器,也有杨柳青年画、泥塑、剪纸等贴近百姓生活的民间艺术作品,唤醒了人们对“福禄寿喜”的记忆,它让我们看到 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千年风景,让深厚悠久的文化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有趣味,

博物馆陪伴的每一天

《天博日历2020》选取天津博物馆馆藏吉祥主题类文物,分“福”“禄”“寿”“喜”四个主题分别对应四个季度,展现文物所传递的吉祥寓意。内页全彩印 刷,颜色鲜艳;排版简明清晰,左边是文物彩图和注释,右边是日期,有大片留白可做日常记录;还有一张漂亮的金色小绳可以作为书签。日历执行主编赵娜介绍 到:“我们从‘安和常乐’的展览中得到启发,当时这个展览的文物数量不足以撑起365天,2019年天津博物馆为祖国七十年献礼推出了《天津博物馆藏文物 精粹》一书,我们又从这里遴选了一些来补足了日历中特定日期的文物,形成现在的样子。”

《天博日历2020》每一页的内容、文字、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以天津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突出天津 博物馆的特色也成为赵娜和她的同事思考的问题,“一个是突出我们馆藏特色,比如说我们的绘画、瓷器、玉器;另外,我们要选天津特色,像杨柳青年画、泥塑、 剪纸等,这种民间艺术作品。”赵娜举例说,现在世面上的杨柳青年画多为娃娃题材、侍女题材,“其实杨柳青年画在清末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擅长表现舞 台戏曲,以及展示有情节的故事,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这些年画只有到博物馆里来找了。”年画形式也是最能体现华北地区民俗的呈现方式,画面中的场面往往 热闹非凡,赵娜说:“除夕这一天我们选择了清光绪年间的杨柳青年画《新春》,元宵节选择了光绪年间的一幅《庆赏元宵》,大家能从图中看出画中人物当时都在 做什么,玩什么。”

在选择画作上,为了使 读者欣赏到更多画家的作品,他们煞费苦心。赵娜说:“有的画家是诗、书、画都很厉害的通才,但是整本日历最多会选同一个人的两个作品,现当代的画家我们只 选了一个人,大多都是选择古代的画作。另外,我们会优先选择我们馆独有的,或者是已有很久时间没有展览的收藏。”赵娜表示,多数展览中的中国画往往山水 画作多一些,有关人物的中国画则少有展示,为了符合“福禄寿喜”的主题,馆藏中吉祥主题类的文物中,有关人物的中国画被选的几率就会大一些,这也使得更多 馆藏有了展示的机会。“博物馆的展览是有时间性的,一个临展最多三个月就结束了。文博日历其实就是一个纸面上的展览,让大家随时都能看到。”赵娜希望,当 读者翻开天博日历的那一瞬,仿佛开启了穿越中国历史的大门。

有情感,

应时应景的文物展开生活画卷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对于时间的一种重要切分方式,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天博日历2020》在二十四节气中选择了应时应景的 文物,这是这本日历最大的特色。日历中将康熙款的青花松竹梅纹碗与“大寒”节气相匹配,犀角雕莲叶形荷花口杯与“小暑”节气相匹配……赵娜举例说,“清明 节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这一天北方普遍有放风筝的习俗,我们就选了杨柳青年画《放风筝》,画面上展示了当时人们放风筝的场面。”赵娜说, 他们为选择应时应景的文物下了大功夫,“夏至那天的配图一直都没有特别理想的选择,有一天我听到了窗外知了的叫声,突然就想到夏至节气蝉始鸣,所以选了一 幅清代画家姚宋的《柳蝉图页》。我们选择应时应景的文物是希望与读者形成情感的共通。”

在《天博日历2020》中,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采用了碑拓集字,并配有文字出处,碑帖上的文字和日期节令与遴选的文物珍藏交相辉映,让人感受到那 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画册编辑室主任田殿卿说道,“如果用电脑字体的话太平淡了,我们更希望让这本日历具有欣赏性,所以在网上搜罗了大量的 碑帖。”田殿卿介绍到,如果节气和节日的集字没有同时在一个碑帖当中出现,这就需要分开找,“‘立春’在碑帖里没有找到连在一起的碑帖,当时选择时查阅了 大量的资料,才找到字体比较相像的这两个字。‘立春’的‘立’来自宋代米芾的《蜀素贴》,‘春’则出自唐代杜牧的《张好好诗》,这也是日历中唯一一个拼到 一起的集字。我们想尽量用不同的字体,不同人的墨宝来呈现,让大家多一些感受。”

另外,给文物拍照并不是一件简单事儿,“比如看到一件文物,要知道它的材质、年代、特征,最好的纹饰在哪里,寻找最好的拍摄角度。”魏元泰制作的绢葫芦 万代风筝由10个部件组成,主体是镂空套叠的大葫芦,周围围绕着5只蝴蝶,下方又缀了5个小葫芦,寓意福禄相叠。赵娜说:“魏元泰制作了很多结构复杂、样 式精美的风筝,当时保管员把风筝从库房拿出来,还原成立体形状,就用了半天的时间。摄影师每次按下快门,都要在保证细节的基础上追求与立体感结合,这样才 能让文物尽可能的还原在图片之中。”赵娜说,天博文物摄影师工作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先拍大件儿、画卷,最后再慢慢琢磨玉器。”颜色还原是拍摄文物相 当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校准颜色,印刷时就会发生很大偏差,为了拍好,摄影师基本都是采用的是微距的方式拍摄。

有文化,

让生活充满诗意和深度

说到博物馆文创日历的兴起,不得不提到2015年《故宫日历》进入畅销书榜,从那以后,便掀起了博物馆日历的热潮。选用精品馆藏文物图片,搭配详细介 绍,是博物馆日历设计的常规做法,但不少博物馆正在思考如何真正发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通过日历为博物馆其他业务工作赋能。因此,创意独特性与功能实用 性,成为了这些博物馆日历“出圈”的制胜点。

出于文化价值认同,博物馆日历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丰富的内容获得了消费人群的认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的文化传 统中,日历是有功能性的商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历越来越具有礼品的性质。博物馆日历兼具了文化IP的识别度和时尚化两个方面的特征,再加上一定功能 性,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购买者。”戴斌认为,故宫日历等文博类的文创商品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文创产业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这些年的情况来 看,文博正在进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开始活起来了。”

相较于文创商品,赵娜更希望把这本日历称为普及读物,“任何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创元素,我希望大家能够阅读收藏这本日历,日历图书 化,图书实用化,艺术普及日常化,达到知识性、艺术性、实用性的统一。我们希望大家在看了日历后,了解古人的审美观点和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赵娜认 为,“能到馆里看展览的观众是有限的,做这种普及读物、文创产品或是社交小礼物也好,对大家来说不只是文化的熏陶,大家可能会得到更多。”

时至今日,日历早已不受日期记载的功能所限,更多体现出知识点、趣味点、文化品位,以及有益于工作情趣和提升生活愉悦度的生活美学。日历也已经变成了一 本小而精的读物,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让原本单调重复的日常生活充满诗意和深度。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文博日历的更多可能性,来发 挥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创造力,使读者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故宫日历》: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新版《故宫日历》除了在1月延续往年生肖的风格之外,此后的11个月都以紫禁城建筑布局为线索,绘 就了一幅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画卷,可谓是一本“紫禁城建筑图册”。除传统版本外,还推出限量典藏版、黄金版、青少版、福寿版等九个版本,更好满足不同人群。

《敦煌日历》:敦煌研究院2020年《敦煌日历》精选18幅敦煌绘画珍品,再现五台山佛教圣地风采及其背后的故事,这款日历还随书附赠等比例缩小版《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一幅。

《陕博日历》:与选取本馆馆藏文物为日历内容有所不同,《陕博日历》近年来设置不同主题,选取多家博物馆文物形成系列,2020年的“彩陶中华”凸显了 博物馆的自身定位,并与年度大展“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互相补充且相映成辉,成为博物馆释展的新途径。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