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收听这一期的睡眠研究所,我是吕洋。前些天有个好久未见的朋友相约,地点竟然说是去一家新开的书店,一时间突然有些迟钝,似乎和那热热闹闹的把酒言欢的想象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可却在心里有些轻快地雀跃,谢谢她给了我这样欢喜的方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在时光尤短里,最深刻地记住丰富的意义。
上一次你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完成它,你可还记得是什么时候?
曾听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很多人会故意“弄丢“自己的书,他们把读过的书,看似随意地放在车站、公园、甚至是剧院门口,捡到书的人可以读完继续“弄丢”,让其他人也有机会分享。听说这就是图书漂流,让图书也可以周游世界,漫游文明,让书香四溢。好几个坐地铁的朋友告诉我,最近的天津地铁,开始有图书漂流了。甚至有个每天地铁往返一个多小时的朋友,最近坐车的时候做了一次“傻事”,她说那天看了地铁里的一本书没看完,又舍不得就撒手不看,于是又多坐了几站再倒车回来,反正那天时间不赶,居然就这么囫囵吞枣地看完了一本书……她说头一次觉得半个多小时的地铁太短,而自己明明已经好久买书的速度远超过看书的速度,这一年好不容易读完的第一本书,居然是在地铁上……
弗拉格纳尔有一幅名画,叫做《读书的少女》,满屏暖暖的黄色,让静谧与安宁在少女的脸上布满婉约与温柔。其实,读书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个孩子,可以澄静地思考,去拆解情绪深处的困扰。记得有一次去旅行,印象最深的是拥挤的地铁车厢里,没有人高谈阔论旁若无人,也少有人捧着手机目不转睛,一册册小小的图书是他们安静的时光,沉静与优雅,在举手投足间裹着素养的衣衫。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比旅行更容易的开始,就是读书吧。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哪怕是身处深山,阅读也能让精神插上翅膀,来一场跨越地域千万里,时光千百年的精神旅行。“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净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又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这是我见过关于读书最好的回答。
“你的问题,是在于读书不多却想得太多。”杨绛先生的这句话,始终让人有种被触动的冷静。当图书漂流到自己的身旁,会让你对知识拥有敬畏,它不是数字化的转瞬即逝,而是带着温度的从容不迫,带着思考的跃出嘈杂。乔治·马丁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而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当阅读成为习惯,眼界和格局自然而来。
所以,若是你有些闲暇,不妨也在这座城市的地铁里来场旅行,看看那漂流到你手里的书,究竟有着多少不一样的故事……(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