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近年来,本市民政系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大基础职能,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底线、保民生、促发展,努力健全与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相匹配的民生民政保障体系,立足多元普惠,着眼群众需求,民政领域基本社会服务日趋规范和提升。
据介绍,民政领域基本社会服务包含殡葬、婚姻、社会福利、区划等内容。“近年来,本市投入23.8亿元推进了市属殡仪服务设施提升改造,推出‘3000元一站式全程文明殡仪服务’,打造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海之眠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明祭扫服务品牌。”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松林表示,“与此同时,推进婚姻收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编制了收养登记、婚姻登记服务标准。”
“民政领域基本社会服务,事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接下来,我们将在扩大供给、提升质量、规范高效上下功夫,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吴松林透露,本市将推进殡葬服务改革和管理,按照“逝有所安”的基本民生保障要求,加快健全基本殡葬服务制度,增加殡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同时,加强婚姻管理,创新结婚登记颁证服务,推进婚姻登记服务便民、高效,拓展婚姻家庭辅导,推动婚俗改革,促进幸福婚姻、和谐家庭建设。此外,加强特殊群体福利服务,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加强关爱保护,加大社会福利机构设施建设,提升机构供养保障能力,逐步提高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探索残疾人集中供养和照护服务,积极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设立在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的市民政局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是本市最早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的二级专科医疗机构。秉持“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让坐着的孩子走起来,让走着的孩子跑起来”的目标,今年以来,中心进行提升改造,从市儿童福利院白堤路院区搬至南开五马路院区,以儿童福利院收养儿童和社区有需要的儿童为受众,全面承担病残儿童医疗救治、专业康复的主体责任。(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