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步履铿锵 跨越前行——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天津实践研讨会”在津召开,多位京津冀专家学者出席,群智群力把脉天津经济发展,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本报记者:服务业的增长是天津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您觉得天津应该着力发展哪些服务业?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国际性城市的服务业占比均大于80%。天津去年达到58.6%,总体上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目前,天津金融、物流、研发、科技服务等均走在全国前列,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有先发优势。天津的最大特点是陆海统筹交汇,要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特别是物流体系的健全、人力物流资金的有形流动,会为天津带来更多机遇。此外,应继续发力建设综合运输网络,结合北方大港、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空港等运输方式,促进物流增速增量,不断向中西部延伸,打造“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的枢纽。天津有明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今后要着重在稳增长中追求高质量、在落实“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中体现高质量、在打造国际营商环境上迈向高质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实现高质量,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本报记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是世界性现象,为什么您认为投资效率是天津同时实现增速和高质量转型的突破口和平衡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于泽:天津的经济增长与投资效率高度相关,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度重视提升投资效率。提升投资效率,需要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投资结构,要重视对无形资产的减税降费,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零售批发等行业的投资力度,推动金融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效率。今年上半年,天津的经济走势已经奠定了实现高质量转型的良好基础,优化了营商环境,大幅降低投资费用,上半年整体减税1057亿元,其中天津自主减税600多亿元,并进一步考虑对无形资产降费的调整;同时优化投资结构,未来中国的核心是制造立国,天津要以制造业为核心才能为服务业奠定基础,而天津在高端制造领域具有非常强劲的实力。
本报记者:为什么您认为港口是天津发展的核心资源,开放是天津的核心优势,打造港口经济圈是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石森昌:现阶段天津港整体发展势头强劲,与18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均有往来,每月航班达550多个,对内辐射42个无水港,70%的货物吞吐量来自外省市。首先,天津港正全力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天津推进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用到这个核心资源。其次,天津是中国特殊经济区域形态最齐全的城市,有国家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高水平功能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天津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发挥开放优势,以天津港和天津自贸试验区为依托,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支撑,以城市功能辐射为带动,以交通集输运网络为动脉系统,打造天津港口经济圈,实现港口与产业、港口与城市、港口与腹地的有机融合,走出有天津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