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方勇纯教授及团队来说,最近的几个月来,捷报频传。第五届陈翰馥奖、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天津市专利奖金奖……这些奖项不仅是对方教授连续20年潜心钻研欠驱动机器人的鼓励,更是对其研究有力推动本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肯定。
“我从1999年开始研究欠驱动机器人,主要研究‘桥式吊车’‘旋转式吊车’以及‘船用吊车’这几类机器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方勇纯教授告诉记者,“所谓‘欠驱动’,就是用最少的‘电机’控制最多的‘元件’,让机器人更加节能、可靠。”
记者走进方勇纯团队的吊车机器人操作室,面前是若干个监控大屏,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几个按钮,就可以指挥一个个吊车机器人井然有序地自动搬运货物。“我们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工业吊车控制技术,借鉴机器人控制的轨迹规划技术,有效抑制货物移动过程中的摆动,不仅可以使吊车精准、快速地将货物放置指定地点,定位误差小于1厘米,还能够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实现‘紧急刹车’,提高安全性。与人工操作吊车相比,效率提升20%,节约大量成本和能源。目前,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32吨级自动吊车,产业化前景非常突出。”方勇纯告诉记者。
瞄准国家需求、聚焦产业“痛点”问题,是方勇纯教授团队研发的宗旨。“我们目前正在研究‘船用吊车’机器人,能够实现船舶在海洋中行驶时,精准投放海洋监测等设备或实现船舶间的设备转运,这项技术的成熟、应用对于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国防事业都有重要意义。”方勇纯告诉记者。(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