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赵镭(右)正在给演员讲戏
现实题材农村剧《啊,父老乡亲》持续热播,在网络上引发持续热议和关注。近日,该剧导演赵镭接受了记者采访,就网友关心的话题和创作体会进行了深入探讨。 记者:《啊,父老乡亲》持续热播,收视率也不断走高,您最近有听到身边人对这部剧的评价吗?
赵镭:也听到很多肯定的评价,说明我们这部剧吸引人、够好看,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同时这也证明了,我们全体演职员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大家的心血没有白费。通过这次拍摄的经历,也让我作为导演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职责──我们就应该多为老百姓拍一些喜闻乐见,弘扬社会正气和正能量的好作品。另一方面,《啊,父老乡亲》的热播也让我们意识到,主旋律作品是可以拍得既好看又感人,同时还有现实意义的。
记者:拍摄这部电视剧的难度在哪里?
赵镭:既然我们是现实主义题材,就肯定不会回避现实问题,躲不过去的。我们应当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人性是有很多弱点和缺点的,还有假丑恶的部分。揭露和批判这些,也是现实主义的一部分。同时,我也觉得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克服人性弱点的一个必要途径,是我们创作现实主义作品所肩负的责任。现实主义本身是有批判性的,在实际创作中如何把握这个度,我觉得就是需要我们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和认识。我常会说一句话,一个创作者,一定要了解你所创作的人物的一切。哪怕他是一个反面人物,也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坏人。这样的话,观众才能接受,并且加以反思。
我觉得拍摄这部电视剧的难度就在于如何把文字的东西变成影像,很好地呈现给观众。因为现实题材作品必须要触碰现实,涉及一些社会矛盾和比较敏感的问题,这个是回避不掉的。我们既要考虑可看性,又不能过度去渲染和夸大,否则就会使观众产生心理上的抗拒和负面的情绪,这就是我们在进行现实主义创作时需要把握的“度”。紧张激烈的情节是会让电视剧更好看,但也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点到为止,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真实合理又达到了艺术效果。也就是在真实揭露的同时,更要表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给人们以希望和鼓舞。
记者:开篇一场戏车库中的“钱权交易”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处理?
赵镭:过去大家觉得农村戏就是家长里短,我们不想按照这个套路去拍。我希望传递给观众的是,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剧,它是有悬疑色彩的──这个想法一直驱动着我,就是按着悬疑剧的路子走,跳出农村剧的框框,剧本中也提供了一些这方面的元素。另外这场戏在原著中是没有的,我记得当时是已经拍摄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和孙涛在现场聊戏,聊到可不可以把剧本中涉及的权钱交易“做实”,能具体表现出来而不是只用台词带过?我琢磨了几天,最后还是决定加这么一场戏,有一点悬疑的色彩,后来在剪辑的时候就确定把它用在第一场了。
记者:很多观众都表示,这部电视剧在演员的选择上很值得称道。
赵镭:我觉得现在影视圈里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不按创作规律来了。以前我们拍戏的时候,选择演员一定要先考虑这个人物的年龄、气质是不是适合(演员),外形是不是合适。现在基本上是看谁的流量大,谁的腕儿大,谁的“粉丝”多,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去选择。我觉得影视作品怎么选演员就直接影响到这个片子的艺术质量。我们这个戏在演员的选择上都是比较真实可信的,包括现在一些专家和观众的反应,都说明这一点我们基本做到了。作为导演,我要做的就是帮助演员去完成对人物的塑造。比如我们剧中于所长这个角色,我们在给他定服装的时候特意把尺寸定大一些,让他看上去稍微松垮一些,这样就比较符合那样一个乡派出所所长的形象,演员自己这么一弄也好像找到了表演的感觉。
记者:怎样看时下的唯收视率论?
赵镭:这个唯收视率论,我觉得问题太大了。评价一部作品的好与坏,怎么能完全凭借收视率呢?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好的作品,应该有好看的故事,真实可信的人物,然后是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及精良的制作。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就是同时还应该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对人性的拷问,引起大家的反思,这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作品,一个好作品。如果仅仅用收视率来衡量一个作品,那是非常错误和奇葩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