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丝路故事:“我们在保加利亚种庄稼”

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媒体融合专题报道

讲述人:天津食品集团保加利亚项目生产部经理郑勇海

“我们从天津带到保加利亚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把一直采用直播水稻种子方式种植的保加利亚人看傻眼了,当地农场主纷纷希望与我们合作,想借用我们的技术。昨天我们公司领导们还在商议与一位拥有5000亩土地的农场主合作种植水稻的事。”郑勇海笑眯眯地对记者说。

长期在阳光下与庄稼为伍,50来岁的郑勇海皮肤黝黑,显得既厚道,又精干。郑勇海7月底刚从保加利亚回国,作为天津食品集团保加利亚项目生产部经理,郑勇海自2016年开始,已连续三年赴保加利亚工作。

保加利亚项目是天津食品集团(当时的天津农垦集团)2011年响应国家“农业走出去”号召而成立的,成立初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并租赁当地土地进行农产品种植。2014年,依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投资3亿多元收购了当地一家农场,从而在保加利亚拥有了5.1万亩自有土地、8.6万亩租赁土地。

保加利亚项目雇佣的当地员工有60多人。目前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油菜与向日葵。郑勇海在保加利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7点起床,8点上班,然后带着翻译与当地聘请的农技师深入一眼望不到头的庄稼地,查看庄稼的生长及病虫害情况。“闲下来时,我们也与当地员工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产经验,教授我们中国的农业技术。”郑勇海说。

“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业在精耕细作上迈上一个新台阶。”郑勇海说,“比如水稻的育苗技术,当地人没有见过这种新鲜的手法;比如我们引入喷灌技术,解决了当地农业长期‘靠天吃饭’的问题。”

2014年,在保加利亚项目全体职工努力下,保加利亚生产的18.2万吨玉米抵达中国,首开了中国进口保加利亚玉米的先河。2017年,以食品集团保加利亚项目为依托的首个“16+1”农业合作示范区启动,成为中国—中东欧农业合作示范区的最先践行者。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前夕,保加利亚农业部部长在接受中国《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天津食品集团为两国农业企业开展务实合作树立了样板。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当地农产品价格优势,在保加利亚建饲料加工厂。同时也正在积极调研论证食用油、矿泉水、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已与华大小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优良谷子品种引入保加利亚进行实验,进一步打造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延长集团产业链。”郑勇海说,“我们还将与当地大学、中国农科院、天津农科院等20余个中保科研机构合作,在当地形成农业科研基地。”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