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朋友圈里攻击他人照片 赔礼道歉函朋友圈挂七天

近年来,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发布不当或攻击他人的言论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那么被攻击者怎么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日前,红桥区法院做出的一个判决或许有借鉴意义。原告杨某是于五被告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发布攻击自己的照片和言论之后,将他们起诉至法院的。法院经审理后,判令五被告停止侵权,删除在微信平台发表的有损原告名誉的内容;在其微信朋友圈向原告发布赔礼道歉函,发布天数不少于七日;一次性共同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经审理查明,今年3月的一天下午4时许,原告杨某在五被告就职的贷款公司办理车辆抵押贷款。贷款办理期间,原告对该公司员工出示的查询信息显示“原告车辆存在盗抢等违法记录”的查询结果存在异议。该公司员工称,原告系以盗抢车进行骗取贷款,双方就此及查询费用等问题产生争执、发生口角。被告付某拨打110电话报警,办案民警针对原告车辆进行了违法记录查询,并未查询到相关结果。当日晚7时许,五被告分别在微信群、朋友圈不同程度发布原告骗取贷款信息。其中被告李某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PS标记“此人开个盗抢车来我公司骗贷,天津各大车贷同行注意了”汉字的原告头像图片,并在微信群里发布“原告车辆存在盗抢记录,原告系同行骗取贷款”及部分辱骂性言论。被告王某、陈某分别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PS标记“此人开个盗抢车来我公司骗贷,天津各大车贷同行注意了”汉字的原告头像图片,并在微信群里发布“原告车辆存在盗抢记录,原告系同行骗取贷款”的言论。被告付某、被告刘某分别在微信群发布声称原告骗贷的言论。原告就五被告的上述行为向派出所报警,民警再次进行了接警处理。后来,原告杨某将五被告起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原、被告双方本来系贷款业务的销售与客户关系,双方因贷款业务办理中产生争执,五被告将此矛盾通过微信的方式,将对原告的主观个人情绪及未经查证的车辆违法记录无保留地以文字、图片形式宣泄在网络这种传播媒介上,属于明知会给原告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而为之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原告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故五被告应对其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