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周启星教授:追寻美丽中国梦的环境“斗士”

记者日前来到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启星教授的办公室时,他正在赶写一项题为“滨海湿地区石油采场及周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他说:“石油在开采、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不仅直接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而且还会随着降雨、降尘、蒸发等自然过程发生变化,产生并释放毒性更大的致癌物质,进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基于这项成果开展进一步研究、推进并承担新的国家项目刻不容缓。”

在中国生态环境领域,提起“复合污染”“环境修复”“污染环境修复标准”这几个词,人们都会想到这位著名的环境学者——周启星。这些现已被学界广泛认可、深刻影响了环境科学研究方向的关键词,都源于这位学者的发明创造和数十年来的不懈研究。他是我国开展污染土壤和水环境修复基准研究的奠基人,也是呼吁制订我国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第一人。

周启星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跑遍祖国的河流山川,潜心破解修复污染水土的“密钥”。“我国油田开采区土壤环境的石油烃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周启星表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开展了大量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工作,对包括植物修复、生态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和联合修复在内的多种修复方法进行了探索。

正在申请的这个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也将利用周启星团队研发的植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的方法。“我们利用4年的时间,从39种野生植物中筛选出4种对石油烃污染具有强耐受力且能促进总石油烃降解的修复植物,研发了一套‘野生花卉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后,这些花卉植物不仅能够‘吃’掉土壤中75%的污染物,而且还能美化油田景观。”周启星告诉记者。

通过对这些课题的艰苦攻关和努力钻研,周启星及其团队发表SCI论文300多篇,获国家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50多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种种荣誉下,周启星仍初心不改、不断奋斗。“目前,污染土壤修复的科研工作远达不到国家需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也只是处于雏形阶段,很不完善,污染土壤修复标准还是个空白。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创新突破,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力量。”周启星说。(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