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新生青年”春去春又来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了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近距离接触了这些未成年服刑人员,从他们那一张张稚嫩中略显沧桑的面庞里,从他们一双双无知中略显不羁的眼睛里,找寻他们的未来。对于一些曾因误入歧途而在接受教育改造的未成年服刑人员,法律是有所宽容的,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期望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造,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全新的面貌回归社会。

3年半首次给父亲上坟

14岁,你在做什么?大多数人正在读中学,开启对世界、对人生、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而坐在记者面前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小阳却在14岁那一年走上歧途,走进了未管所。

初中二年级没有读完,小阳便辍学了,开始跟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混社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口袋里没钱供其挥霍时,他想到了一条来钱快的“捷径”。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换来了5年半有期徒刑。由于年纪不足18岁,他被收押在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时至今日,3年半刑期已经过去,他从不适应到适应,从躁动到沉稳,从无知到懂事,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成熟许多。但他那青涩的脸上长出的青春痘,印证着他还只是一个青年人。

今年清明节假期,未管所第一次开放离监探亲,希望通过此举让家人看到孩子的改造成果,同时也让服刑人员重树信心。申请条件非常严格,日常表现良好、入监以来没有违纪扣分……罗列若干条件,经过一番比对,小阳向监区警官递交了申请书。经过审核,他成为天津市未管所史上第一个获得离监探亲机会的服刑人员。

暂别未管所的前一夜,这个曾经年少无知、肆意挥霍时光的年轻人竟然失眠了,他上一次失眠还是刚刚入监的时候。这一夜他有些兴奋,也有些忐忑,兴奋的是终于有机会走出高墙,获得与母亲、姐姐短暂相聚的时光,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忐忑的是,未来5天,他该如何面对家人、亲朋,又该如何面对自己早逝的父亲。

4月4日一早,小阳的手腕上安装了定位手环,警官再三对其叮嘱注意事项,脱下囚服、换上便装,小阳步出了那道厚厚的铁门。轻轻地嗅了一下,一墙之隔,外边的空气多么自由,但小阳说他的脑海里始终绷紧了一根弦,那就是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

3年多了,他第一次给父亲扫墓。跪在墓前,小阳泣不成声,思念、懊悔、自责、愧疚……若干种情绪在这个17岁少年的心里翻滚,他只管放声痛哭却连一个字都难以吐露。“跪着,心里就是一直默念着对不起!对不起!父亲去世了,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我本应该替他照顾妈妈和姐姐,但我却变成了这样,我对不起的人太多了。”小阳说着自己的心事,眼睛里噙着泪花。

3年多的离别,让5天的相聚显得特别短暂,正是这份短暂的相聚才令一家人倍感珍惜。在这5天里,无论妈妈走到哪儿,小阳总是陪在她的身旁。虽然曾经在社会上放荡不羁,但经过3年多的磨砺,他依旧希望贴在妈妈的身边,单纯地做个孩子。监外的这段时间,他的所有活动都要遵守离监探亲的相关规定。那些天,他也去亲戚家中探望,大人们都会刻意回避一些话题,而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希望。“不敢吸烟、不敢喝酒,脑海里时刻记着自己是服刑人员,虽然换了衣服、走出高墙,但身份没有变,不能给警官惹麻烦,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小阳一板一眼地表达着自己的态度,毕竟离监探亲的机会得来不易,小阳主动约束自己。

4月8日,是他回到未管所继续服刑的日子。按照规定,他于下午4时前报到即可,但他上午10时多就回来了。卸下手环,常规体检,换上囚服,回归常态,继续他剩余的服刑期。“我在外面多待一分钟,警官就要揪心一分钟,早回来他们也能安心。”换位思考,或许是未管所教给小阳最有价值的一课。

翩翩少年眼中的父母

同样是17岁,记者眼前的小林更显稚嫩。白皙透亮的皮肤配上黑框眼镜,套用当下的流行语,这本该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鲜肉”;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在一场群殴中,导致他人重伤,换来了自己的铁窗生涯,事发时他只有16岁。回忆那一幕惨剧,小林说自己就像被恶魔附体了一样,情绪失控下做出了不理智的举动……望着对方受伤倒地、鲜血直流,未经世事的小林顿时就呆住了。虽然法律意识淡漠,但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这次是犯了大事,自首赎罪是他当时唯一能走的路。

从看守所到未成年犯管教所,小林无法适应,平日里散漫的习惯在这里要被全部改掉。过去身边总是跟着一群“小弟”胡打乱闹,如今面对的是法律的威严以及警官的教导;过去通宵打游戏、白天睡一天,如今早睡早起准点出操;过去饮料在手从来不喝白开水,现在的生活健康多了,也更有规律了。太多的过去需要在短时间内被磨平。

每一位刚入所的新学员,警官们都要对他的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并给出相应的改造方案。未管所一监区监区长王永兴介绍说:“这些服刑人员大多是父母管不了、社会管不到、老师不想管的孩子,正值青春期的他们错失了树立正确‘三观’的机会,加之接触到不良人群,于是酿成大错。”但面对个案,小林的堕落恰恰缘于父母关爱的缺失。

小林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在蓟州区跟着奶奶、姑姑一起长大,父母一直带着弟弟在塘沽做生意,很少顾及到他。从奶奶的角度,溺爱代替了关爱,宠溺成了家教的主线,而父母的那份爱却完全投入到了弟弟的身上,令他无法从中分得一杯羹。“我几乎没跟我弟说过话,没什么话可说的。弟弟在爸妈的管教下学习很好,我们不是一路人。”17岁的少年,把亲情的界限划得如此清晰,言语中也透露出一种嫉妒、愤恨的情绪。

孩子走到今天,究竟该怪谁?若不是酿成了大错,或许在父母的眼中,依旧没有给小林留出足够的位置。

透过小林的案例,再结合其他未成年服刑人员的情况,我们能看到什么?“自身性格存在缺陷,心理发育并不成熟,加上自身欲望需要得到满足,又欠缺法律观念,在好奇、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一些年轻人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王永兴分析说,“我也跟小林说,你得懂得生命无价,无论是你还是他人;你不能只责怪父母对不起你,还要想想自己给家庭带来了多大的创伤!奶奶对你那么好,你闯祸时有没有想到她老人家?”一番又一番谈心,让这个叛逆少年知道了自身的问题,眼中的戾气逐渐减弱,那个爱说爱笑的大男孩儿又回来了。

“现在每个月的会见时间,爸妈都会准时来看我。”父母在小林身上付出的一点一滴,他都牢牢地记在心里,“我恨过他们,但我现在最盼望见到的人也是他们。”

给“新生青年”更多宽容

未成年犯管教所比起成人监狱,有其特殊性,这是法律赋予它的任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党委书记、所长杜玉福强调说,“我们对未成年服刑人员要从文化教育入手,纠正他们的行为习惯,以达到身心感化的目的。”

在杜所长的眼中,这些孩子尚未真正认识世界,便遭遇了人生的重创,可悲可叹。他时常会鼓励这些年轻人:“社会对你们是宽容的,当你们有朝一日走出去,依旧是青春年少。”接着就是又一句警示:“但宽容不是无底线的,机会只有这一次,牢牢把握住,这里不欢迎你们再来。”

采访中,杜玉福向记者透露,目前本市在押的18岁以下未成年犯的人数正在大幅下降。数字下降的背后,彰显社会法治在进步,《刑法》《刑事诉讼法》修订执行以后,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贯彻落实,让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在押未成年犯和全年新收押的未成年犯这两个数字均呈下降趋势。

但杜玉福同时也强调,通过对未成年服刑人员的案由、刑期、家庭背景、改造表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30%以上的服刑人员来自单亲家庭,他们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有些人心理严重扭曲;同时社会教育存在缺位情况,对一些问题青年的教育还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望着眼前这些未成年服刑人员,杜玉福的心中对他们有着自己的期许——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学习改造,重塑正确“三观”;出监守法守纪,洗心革面自立;凭借真实本领,回报亲人社会。

经过教育和改造,这些正值花季的“新生青年”,也可以像花儿一样绽放盛开。(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