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大数据"解密"津城居民出行特征 传统商圈热度高

天津日报记者 陈璠 日前,天津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发布了一组天津居民出行特征大数据报告,通过对2011年至2017年本市三大运营商数百万用户手机基站数据长期追踪调查,对天津居民整体出行特征进行大数据分析,掌握城市发展脉络,为今后城市交通管理及规划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据了解,此项研究由天津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大数据交通模型组历时七年完成。通过与本市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运营商合作,对全市数百万本地活跃手机用户的相关基站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市人口出行、活跃时间、就业居住等特征,掌握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现状。

[就业密度岗位分布]

中心城区大于外围地区

滨海新区呈多中心发展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在就业密度岗位分布方面,中心城区高密度人口区域以和平区为中心,中北镇、梅江、太阳城等大型外围居住区在人口密度上与中心城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中心城区高密度岗位区域集中在和平区、河西区北部及南开区东部。受产业类型和建筑密度的影响,空港、大寺等外围地区主要就业集中地点在岗位密度上仍不能与中心城区相比。

滨海新区核心区人口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塘沽老城区和新港地区,泰达生活区的人口密度低于上述地区。滨海新区岗位高密度地区主要集中在解放路地区、泰达MSD和于家堡起步区,呈现多中心发展态势。

[人口24小时变化]

白天向核心区集中

晚上向外围区域散去

对人口24小时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手机数据感受到城市人口的潮汐涨落,白天人口向城市核心区集中,晚上又如潮水般向外围区域散去。在天津站等交通枢纽附近的流动人口密度最高。夜班人群集中地点在全市呈点状分布,主要散布在医院、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内。

根据地铁站点早高峰进出站客流排名显示,早高峰进站客流最多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外环间及外围地区人口集中的大型居住区和交通枢纽。早高峰出站客流最多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岗位集中地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轨道交通站点的辐射范围并不都是经典的圆形,与站点区位、周边的道路条件、周边的用地形态密切相关,一些中心城区内部站点的接驳范围甚至超过2公里。因此,轨道交通接驳以及周边地区开发应当一站一策,因站而异。

[商圈热度分析]

传统商圈热度最高

多中心格局已确立

对于商圈热度的分析显示,滨江道和平路传统商圈热度最高,同时其他围绕商业综合体打造的新兴商圈如银河广场、奥城等热度较高。传统商圈单一中心的形态已经发生变化,多中心的格局已经确立。中心城区边缘大型综合体,顺应了人口向外围地区疏解的需要,有效服务了周边地区居民。

[出行联系]

中心城区为核心

单中心放射趋势仍明显

通过出行联系来看,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单中心放射趋势仍然明显,滨海新区核心区以及外围地区间出行联系也较强。作为全市的中心,和平区与南开区、河东区、河西区、西青区都有较强联系,其中与南开区之间的出行联系最为紧密。发展很快要融入中心城区的西青区,与南开区、河西区、津南区具有较强联系,其中与河西区联系最为紧密。

[以海河为分界]

西岸为多功能复合

东岸以居住功能为主

以海河为分界来看,海河西岸地区为多种功能复合的市中心地区,人们需要进入该地区进行各种活动,因此白天进入该地区的出行除中午时段外,整体保持较高水平;海河东岸以居住功能为主,从海河西岸进入海河东岸的出行,呈现明显的以晚高峰为主的单峰形态。

[对外通勤联系]

典型区域各不相同

从典型区域对外通勤联系来看,中北镇作为典型的中心城区外围大型居住区,除与周边区域通勤联系较强外,与中心城区西部区域联系较为紧密。空港经济区为典型的中心城区外围岗位集中地,除与周边华明镇通勤联系较强外,与中心城区各地联系均较强。塘沽老城区的居民主要在滨海新区核心区内部就业,开发区仍有相当部分就业者来自中心城区。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