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记者 常健 通讯员 崔洪春 从去年3月至今,市公安刑侦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共止付银行账号7000余个,冻结涉案资金1亿余元,同时预警拦截1.6万人次,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年末,一些不法分子又开始活跃起来。刑侦局反诈专家提醒,骗子的诈骗手段在不断更新,市民应当提高防范意识。
冒充快递员蒙你转钱
年底,网络购物迎来高峰,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掌握了买家订单信息,并冒充快递公司人员联系买家,宣称包裹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毁、丢失等状况,并表示要给予赔偿。加微信后,对方会上传给买家一个二维码。买家一旦扫该二维码,钱款就可能被第三方平台转走。
提醒:一般快递出现问题,快递公司不会主动联系买家给予赔偿,都是卖家与快递公司协商赔偿事宜。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要先与卖家确认。另外,不要随便添加陌生人微信,更不要随便扫二维码。
冒充公检法卷土重来
很多人都接到过谎称是公检法的电话,最近不法分子又开始使用一些新的说辞诱骗他人入局。例如,声称接听人的快递有违禁物品,涉嫌重大案件,需配合调查,之后将电话转到“公安局”。还有的声称接听人涉嫌拐卖儿童,以此骗取巨额保证金等。
提醒: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以电话方式进行案件侦办,且电话中不涉及具体的案情内容。
潜伏微信群伺机诈骗
很多微信群人数众多,群成员之间不一定都熟悉。一些不法分子混入微信群,长时间潜伏,待摸清群成员关系网后,将头像和昵称换成群成员的“领袖人物”,再利用微信“画皮”重新组建新群进行诈骗。
提醒:有陌生人通过微信群单独加微信好友时,要核对对方身份,即使互加好友,也不要在微信中“谈钱”。
偷换小商铺二维码
时下,很多菜市场的小商铺都可以进行微信或支付宝支付。有些不法分子会趁商户老板不注意,将商户的二维码掉包,顾客扫码后,支付的钱可能转进了骗子的钱包。
提醒:在外购物使用手机支付时,要和老板确认账户是否是其本人,再进行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