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记者 吴彦 通讯员 焦杨 日前,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公布,本市宝坻区霍各庄镇刘举村村民郭俊华当选诚实守信类全国道德模范。丈夫离世4年来,郭俊华一边照顾年迈的公公,养育年幼的孩子,一边努力工作、省吃俭用,用微薄的工资一笔笔还上了丈夫治病欠下的账,已经先后还款近20万元。
生活遭巨变 她不离不弃
郭俊华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夫妻和睦,家庭温馨。2012年,因为丈夫的一张验血报告,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我们是1999年结婚的。”郭俊华说,她和丈夫虽然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却非常投缘,婚后感情也很好,还生了一个儿子。“我俩就在这边的皮革厂打工,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有老人给照顾着”。郭俊华说,虽然生活不是特别富足,但也吃喝不愁,而且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过得特别舒心。
2012年夏天,丈夫开始反复高烧,虽然几经检查治疗,还是恶化发展为白血病。为了能让丈夫活下来,郭俊华走遍了北京、河北、天津的各大医院。每次化疗,郭俊华都陪护在丈夫身边,为他洗脸、喂饭、按摩……还经常安慰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不定期的化疗、输血,还要准备骨髓移植的费用,为此,郭俊华借遍了亲戚朋友。2013年10月,丈夫病情恶化去世的时候,留给郭俊华的是家中年迈的公公、未成年的儿子和20万元的债务。
笔记本里记着每一笔借款善款
“那一刻,天已经塌了……”郭俊华说,丈夫去世的时候,很多人劝她离开,“都说负担太重了”。
“当初,公婆待我像亲闺女,儿子也乖巧懂事,现在,我怎么能丢下他们。”郭俊华勇敢地担负起一切,白天打工赚钱,晚上辅导儿子学习。
“现在,我的工资基本都攒起来还账。”郭俊华说,她所工作的单位没有假期,多劳多得,所以她平时根本不舍得请假,工资最多时一个月能有3000块,“有时,得连着上12个小时的夜班”。
就是靠着这一笔笔微薄的收入,郭俊华一点点还着丈夫治病期间所欠下的债。“我公公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是我们全家的主要生活费。”郭俊华说,自己这些年都没有买过衣服,儿子也基本都是穿着校服,“现在,还有5万元左右的欠款”。
郭俊华拿出一个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一笔笔的借款和善款。“遇到这种事,我们捐点钱也是一份心意,从没想让她还”,曾参与捐款的村民王新说道。但郭俊华说,这些年,让她最难忘的不是各种难,而是总遇到好心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都帮我们,这是大家的恩情,这份情我永远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