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无人驾驶
可自行规避障碍物
设计时速20公里/小时
每日新报记者 邵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没有想过未来的出行会是什么样子?没有方向盘的汽车,被网络远程控制的巴士。这些曾经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而一家天津的创新企业所推出的“无人驾驶通勤车”,似乎让这一切即将成为现实。本月底,这辆全自动无人驾驶通勤车有望投入使用。在6月29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的2017年世界智能大会上,这辆“无人驾驶通勤车”首度亮相。在全世界面前,天津高新企业的制造能力赚足了眼球。
封闭路段 月底上路
津城连续的高温,并没有阻挡大家到梅江会展中心观看2017年世界智能大会的热情。即使是在最炎热的下午1点左右,依然不断有人进入会场。“我倒是对那个无人驾驶的汽车很感兴趣。”展厅门口,几位正在等待安检的参观者交流着彼此感兴趣的参展项目。由于今明两天才会对公众开放,所以这两天来到2017年世界智能大会现场参观的都是一些专业人士。
走进梅江会展中心,几乎每个展台前都围满了观众。而与智能汽车相关的几个展台更是火爆异常。一个摆着一辆“小巴士”的展台最为热闹,黑白相间的颜色以及仿佛科幻电影中的造型吸引了众多眼球,很多观众还登上这辆“小巴士”一探究竟。
走上这辆小巴士,记者发现其内部别有洞天。围绕中心而设的环形座椅,凸显出其设计上的匠心独具。白色的内饰、简洁的构造,以及车门旁边的触摸屏,都让这辆车充满着未来的“科技感”。然而,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这辆车并没有驾驶室,整个车体全都成了乘客的“地盘儿”。
事实上,这辆可以无人驾驶的小巴士的生产者,就是在本次2017年世界智能大会上作为天津本土科技企业参展的天津清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展台上,记者采访到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罗禹贡,“4个月前,其实咱们就聊过这辆车,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成品出来,很多东西说起来很抽象。现在好了,成品就摆在这儿,我可以慢慢讲解。”罗禹贡告诉记者,摆在展台上的这辆“小巴士”实际上是他们推出的“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而它也是国内首台示范运营的园区“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
罗禹贡介绍,这辆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在工业园区、景区、高端住宅区等相对封闭的道路内实现无人驾驶。“而且你看到的并不是一个概念车,而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完成品。”罗禹贡介绍,这款“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与大众概念中的“无人驾驶汽车”其实并不相同。“整个的设计是针对特定的路段,针对一些封闭的园区,以及相对不太复杂的路况。”
也正因为面向特定路段,在这辆车的设计上,罗禹贡解释道,目前的设计运行时速可以达到20公里每小时,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公里,能够乘坐8-10个人。“正是因为面向相对封闭的路段,所以不会有太高的时速,行驶起来也会更侧重平稳和舒适。”对于车辆如何实现自动驾驶,罗禹贡表示技术上很复杂,并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清楚的,但是简单一点就是通过传感器和电脑的交互来实现的。“你看,就比如说车的前部设置了激光雷达,它能识别和判定车辆前方50米、180度范围内的行人、车辆、障碍物。”识别之后,通过视觉结合的功能汽车可以实现自行判断,从而做到在行进间避让行人、自动跟车、绕行障碍。罗禹贡告诉记者,电脑从搜集信息到完成判断只需要25到40毫秒左右的时间,“基本上瞬间就能做出决定。”
6月30日,世界智能大会的第二天,清智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和东丽区政府、航天十五所以及隆基泰和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首批“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将会投放于华明高新区以及东丽湖景区。罗禹贡告诉记者,不出意外的话最晚到本月底,这批“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就会投入到使用中。
智能创新 天津优势
“你看,这些灯是可以调节颜色的。”罗禹贡站在展车中讲解着这辆“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的内饰设计。“比如这些座椅的设计也是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环形的方式,可以让乘客保持面对面,这样就能实现在这辆车上进行商务洽谈。”罗禹贡告诉记者,在内饰设计中,清智的团队希望能利用这种现代感的设计去影响和改变出行方式。“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出行不仅仅是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而是更具科技感和未来感。”
罗禹贡告诉记者,在华明高新区以及东丽湖景区投放“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实际上可以看做一种探索。未来,“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会运用到环卫、矿区、机场、港口等场景下。“在园区的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我觉得是可以推广的。”他还告诉记者,随着投放的“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数量的增加,他们未来会把“无控平台”应用到车辆的控制中去。“这项技术实际上目前是比较尖端的,通过后方的‘中央云’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启动关闭、车速的控制、车辆的调度控制等。”而“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的投入使用,也将会解决驾驶员人力成本高、人员管理不易、车辆使用环境恶劣、人力问题造成车辆利用率低等问题。
作为参加2017年世界智能大会的天津本土企业,清智科技有限公司不仅仅向人展示了这款“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也让世界看到了天津科技创新企业的实力。罗禹贡表示,清智科技有限公司得到了天津市政府、东丽区政府以及华明高新区的大力支持,良好的环境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而且,天津高端制造业中心的定位也会让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看到天津的优势。
无人驾驶技术
离我们有多远?
6月28日,作为2017年世界智能大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7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也在天津中汽中心举行。十多支智能车队、研发智能汽车的企业都参与到了本次比赛中。而在这次比赛背后,是诸多互联网企业对智能汽车或者说无人驾驶技术的持续“加注”,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高烧不退”。
而对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距离寻常百姓家还有多远,罗禹贡也给出了自己的个人观点。“这个我可以谈一些看法,但是是完全的个人观点。”在他看来,目前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其实还属于研发和探讨阶段,离真正的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下实现自动驾驶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除了技术上的研发之外,与无人驾驶汽车相配套的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也都影响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2月份的时候,咱们也探讨过这个话题,这项技术的发展其实不单单是一个设备的研发、推广到产业化的过程,而是一种出行方式的改变。”
罗禹贡还用这次的“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举例说道:“其实之前咱们就聊过这个事情,我那时候就说过,从无人驾驶技术方面来说我们并非是有多领先,只能说是我们找到了一条可以让无人驾驶接近产业化的道路。”罗禹贡解释道,与面向开放路面复杂交通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技术相比,在特定场景、区域下相对简单的交通环境的无人驾驶技术相对容易实现。“复杂交通环境下用到的设备成本会很高,但是如果是特定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技术,其成本就会在可控范围之内,也就有了实现产业化的希望。”
关于智能汽车未来的发展,罗禹贡谈道,智能化和网联化与新能源的结合有先天的优势。“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控制会转变成对电机的控制,而电机相对更精确一点,并且反应更快。”此外,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也符合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园区的简单环境下投放“全自动驾驶智能联网通勤车”之后,罗禹贡表示他们也会在技术上慢慢积累,未来也会投入到复杂路面情况下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