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每日新报》联合天津市文昌宫民族小学开展非遗主题研学旅行

每日新报记者 刘睎旻 王禹妍 4月28日,《每日新报》·葫芦庐中小学生校外研学活动基地迎来了天津市文昌宫民族小学的百名师生,孩子们的这场集体旅行并非普通的春游踏青,而是以传承非物质遗产文化为核心、走出校园丰富知识的研学旅行。学生们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在旅行中将课堂内的知识向外延伸,了解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竞赛,更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传统技艺,学习成为一名小小非遗传承人。

体验与责任 在自然教育实践基地融合

一走进中国葫芦博物馆,馆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数量庞大的葫芦让参观的学生们既惊讶又好奇,许多他们从未见过的葫芦种植技法、烙画工艺和奇妙用途让他们对葫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两位非遗传承人深入浅出的耐心讲解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葫芦的生长、培育、发展、衍生和制作工艺,更学习了范制葫芦、烙画葫芦、彩绘葫芦等多种多样的非遗知识和传统技艺。

作为一所有百年历史的民族老校,天津市文昌宫民族小学对于学生有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充满爱心、彬彬有礼、思维活跃、知识扎实、眼界开阔是学校和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期望。在活动中陶校长向记者介绍,秉承着“勤朴”二字的校训理念,文昌宫民族小学的学生对于“勤是做事之基,朴是为人之本”都有着深入的理解,学校作为授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桥梁,始终坚持“为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研学旅行活动,在这里正式建立学生自然教育实践基地,未来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体验种植、培育、采摘的乐趣,还能够在这里学习自然知识,体验非遗文化技艺。

放飞梦想 在研学旅行中遇见成长

磨豆浆、剥玉米、放风筝、烙葫芦……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大自然中度过了完整充实的一天,边走边学的旅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愈发热爱大自然,热爱传统文化,将传承、责任的种子深埋在心底。

在这一天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止做到了"有备而来、有序参与、有礼在其中",更是"有得而归",当他们拿着亲手烙烫的葫芦,带着团队协作赢得的玉米面儿,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劳动所得。田野间飘荡着学生们快乐的歌声"文昌在天,文明之光;地灵人杰,效师长;初学根本,实且强;精神腾跃……"李叔同所写《文昌校歌》响彻在葫芦庐实践基地的上空,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前进。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爱心、信心、责任心,心心相连。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刘睎旻 王禹妍

声音

“累并快乐着,我学会了烙画葫芦”

——天津市文昌宫民族小学学生代表

一来到这里,我就看到了许多葫芦,既精美又漂亮,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一项就是烙画葫芦。老师讲解烙画步骤时,我就在心里计划着要画一个以爱为主题的葫芦送给奶奶,在拿烙画笔制作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守着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全程小心谨慎地在小小的葫芦面上作画,和以往在纸面上画画的感受确实完全不同。虽然这一整天的活动很充实很累,但是真的既开心又兴奋,既学到了很多葫芦知识,又亲手制作了送给奶奶的一份礼物。

“开阔眼界,体会文化,老师们的收获不比孩子少”

——天津市文昌宫民族小学教师代表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文化传承是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孩子们对于每一个环节的体验活动,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他们在学校里、课堂上都从没体验过的。参观中国葫芦博物馆给孩子们带来的震撼,开阔了大家的眼界,而这样的研学旅行活动恰恰与我们学校的文化历史有着深层的衔接。这些体验项目,有的考验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有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的增长了孩子们的文化知识……让大家在了解农耕文化的同时,感受到亲自动手的乐趣。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