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清代前期绘画特展》亮相天博 汇集百余件精品

《清代前期绘画特展》亮相天博

《清代前期绘画特展》亮相天博

天津日报记者 刘茵 昨日,由天津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原创展览《清代前期绘画特展》在该馆五楼书画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依托天津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依照山水、花鸟、人物三个单元组织展品。展览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展出131件绘画精品,其中有天津博物馆向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天津市文物公司等收藏单位商借的绘画精品38件。众多珍品同时亮相,为观众清晰勾勒出清代前期绘画的基本特征与面貌。第一期展出时间自4月1日至6月30日。第二期,天博将再次遴选馆藏珍品更换第一期的部分展品,时间将持续到10月中旬结束。

近年来,天津博物馆依托丰富的明清绘画藏品,通过一系列展览将明清主要地域性绘画流派进行了梳理。2016年举办的《画与书归——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晚明绘画作品展》,开启了对明清两代不同历史时期绘画创作概况的系统展示。今年,天津博物馆继续这一系列展览,推出《清代前期绘画特展》。

清代前期的中国绘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画坛众多绘画风格并存,名家荟萃,流派纷呈,各具特色,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各科绘画均在继承与创新中取得较大发展,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其中,一部分画家透过晚明董其昌追踪宋元画风,探究笔墨趣味的表现,绘画日趋抽象化。另一部分遗民画家对清朝统治者持不合作的态度,他们绝意仕进,投身绘事,通过个性鲜明、感情真挚的艺术形象表达胸中的愤懑与愁苦,以画言志。绘画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对之后的中国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介绍,清代前期的绘画作品多姿多彩,举办此次展览,是希望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可以给现在的美术工作者一些启发和借鉴,对观众认识、了解清代前期绘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次展览“山水画”单元以画家群体和地域性绘画流派为线索陈列,“四王吴恽”“四僧”“金陵画派”“新安画派”及浙江地区画家等诸家的绘画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示。“花鸟画”单元重点展示八大山人、石涛在写意花鸟画领域的探索,以及恽寿平创新发展的没骨花卉画新体。对浙江地区工笔绘画的展示则希望帮助观众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的花鸟画风貌。“人物画”单元突出清代前期宫廷画家、金陵与浙江地区画家的创作概况,同时对遗民画家在人物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有展示。据天津博物馆副馆长李凯介绍,此次展览展线较长,为此打通了两个展厅,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古代绘画展在天博也属首次。

为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清代前期绘画艺术,天津博物馆特向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天津市文物公司等收藏单位商借绘画精品38件。其中,故宫博物院藏王时敏《虞山惜别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八大山人《秋山图》轴、南京博物院藏石涛《淮扬洁秋图》轴、首都博物馆藏王铎《崇山兰若图》轴以及苏州博物馆藏王铎《枯兰复花图》卷等,将使观众大开眼界,在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之美的同时,更有助于对清代前期绘画艺术成就有深入了解与认识。

为了满足观众对清代初期绘画作品的欣赏,工作人员对每一幅展品都做了说明牌,并对题跋做了释文,方便观众更直观地理解作品。在展厅内,还特别设置了中国书画装裱形制示意图以及放大的清代前期主要画家活动示意图。据介绍,未来,展览中还将加入绘画工具、颜料的展示,以及画作装裱形式的介绍等,让观众对古代绘画有更直观的认识。

为配合本次展览,天津博物馆还将推出14场“文博讲堂”专题公益讲座及导赏活动,届时,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的相关领域专家以及天津博物馆展览策划人员将以不同专题,多角度地向广大观众解读清代前期绘画的主要流派以及艺术特点。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