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记者 韩爱青 2月19日,李女士通过手机微信发红包时,发现银行卡不知何时与微信绑定在一起,卡内的36000多元余额被消费得只剩下6.1元,而这些钱竟然是被8岁女儿玩手机游戏时购买装备用了。“这可是我和丈夫半年的工资啊!”李女士无奈地说。
4万多元不翼而飞,妈妈惊呆
李女士说,他们一家来自东北,丈夫和她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春节前单位给他们夫妻办了一张工资卡,打入了半年的工资,卡内余额为36000多元。2月19日,她发现银行卡与微信绑定在一起,再查询账户,发现卡内只剩下6.1元钱。根据在银行查询的明细,这36000多元钱基本都是在春节期间使用财付通快捷支付用于游戏消费。在此之前,她的微信没有绑定银行卡,微信零钱包里有过年期间亲友给孩子发的红包压岁钱,加起来也有近3000元,现在全都没了,也就是说,仅仅几天,近4万元竟然不翼而飞。
发现卡内钱没了,李女士询问两个孩子才知道,银行卡是12岁的大女儿绑定到微信上的,游戏则是8岁小女儿偷着玩的。李女士和丈夫都是手机盲,对微信、手机游戏一窍不通,一到春节,不少亲友给孩子压岁钱都是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大女儿就给她的微信设置了支付密码,但仅限于相互之间用零钱包里的钱发点红包。后来,小女儿看姐姐玩手机游戏觉得有趣,便趁着妈妈睡觉时偷着玩手机游戏。“妈妈一睡觉,我就半夜起来玩游戏。当被问起都在游戏里买什么东西时,孩子说买衣服了。”李女士说,事后查看在微信钱包里的交易记录,发现有多笔游戏交易。2月3日那天,李女士的微信被绑上了银行卡,仅仅在2月4日的晚上,就以每分钟1000元的速度,消费掉了9000元,这些数字让她惊呆了。
与游戏公司沟通,希望返还
36000多元钱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是他们一家人半年的生活费,李女士很想追回这笔钱。小女儿玩的手机游戏名叫“炫舞浪漫爱”,是北京百度移讯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游戏。事后,李女士第一时间联系到该游戏的客服人员,说明了情况,希望能退回购买游戏装备的费用。昨日下午,客服人员通过QQ联系到她,表示需要她提交孩子的身份和全家人的户口信息,发送到邮箱中,他们会上传到上级部门进行审核。“我现在特别无助,不知道这钱能不能追回来。”
记者随后也联系了百度移动游戏客服,询问事件的进展,工作人员说,目前此事正在协商中。
8岁孩子消费属无效,但举证难
国内和天津都曾发生过孩子使用父母手机玩游戏,花费大量金钱购买游戏装备的事,从法律上家长能否要求退回这笔钱呢?天津相臣律师事务所的卢彦民律师表示,8岁孩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花费近4万元来购买游戏装备,这样的交易在法律上是无效的,监护人可以要求游戏公司退回相关费用,但在实践中需要监护人举证自己毫不知情且全是孩子所为,提交这一系列的证据面临着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