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陈璠 “我们这里是365天每天24小时运转,春节假期也一样。”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在三楼办公区,十多位工程师正在电脑前安静工作,完全看不出这里是一个在线并行运行1400多项任务的满负荷超级“大脑”。
“天河一号”在近一年多时间里始终处于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行状态,这在全世界超级计算机应用中都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应用状态。“自从部署到滨海新区,‘天河一号’已经稳定运行了6年多,除了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也对中小企业平等开放。针对不同行业用户,我们建立了多个专业细分的产业应用云平台,全方位利用‘天河’资源和技术,助力科学研究和实体经济发展。”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告诉记者:“每天运行的1400多个应用程序不仅是用户量,更重要是潜在的创新能力。这些应用背后至少有1000余个科研团队同时借助‘天河’平台进行科技创新工作,而他们的创新成果潜力又将在各自行业呈现几何级放大。”
站在刘光明的办公室,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马路对面空地上立起了一圈蓝色围挡。作为今年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的样机研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预计将于今年底完成。“时间表已经排满,今年完成小规模样机系统研制,明年进行样机推广应用,然后在样机基础上构建一个全新的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到2020年‘天河三号’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刘光明坦言:“按时完成这些任务,确实要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
刘光明指着对面的空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开始筹划新机房建设。‘天河三号’的计算能力将是‘天河一号’的200倍,机房面积也将是现在的2到3倍。今年我们计划先完成‘天河三号’基础设施规划,争取明年动工建设。”
目前,为了缓解计算资源紧张状况,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已经开始着手对“天河一号”系统进行升级调整。“我们在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分阶段安装部署一些独立的中规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与‘天河一号’并行使用,分散一部分负载压力。对于超大规模的应用,仍将在‘天河一号’上运行,未来再移植到‘天河三号’上,实现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