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记者 梁爽 不知不觉,津城度过了长达40天的三伏天。天津市气象局气候中心昨天盘点了伏天气候,从7月17日至8月25日,这个伏季,并不缺乏雨水的打扰,近5年的“三伏”里,今年这个三伏天,降水总量是最多的一年,35℃以上的高温总共4天,总体感觉湿度很大,闷热天气居多。
今年“三伏”,以市区为例,“三伏”期间平均气温为28.3℃,最高气温为36.6℃,出现在“头伏”;35℃以上的高温日数为4天,与2014年“三伏”相同,在近5年的“三伏”里居中。今年“三伏”期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降水明显偏多,市区降水量为439.3毫米,在近5年的“三伏”里居首,期间“头伏”和“中伏”的降水量均为近5年第一位。虽然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表现并不抢眼,但由于降水过程频繁且雨量大,造成整个伏天空气湿度较大,总体感觉闷热难耐。
今年“头伏”市区降水量为273.3毫米,最大降水过程出现在7月20日,全市普降大暴雨,13个国家气象站中有5个日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市区、东丽和津南的日降水量均为该站有观测记录以来最大值。“头伏”市区平均气温27.7℃,为近5年中第二低值;35℃以上的高温日仅有一天,出现在7月24日,最高气温为36.6℃;而去年“头伏”最高气温为39.1℃。
“中伏”有20天,与2015年和2013年相同。期间市区降水量为116.9毫米,最大降水过程出现在8月7日,日降水量60.1毫米,为暴雨量级。“中伏”市区平均气温为28.1℃,为近5年中第二低值;35℃以上的高温日有三天,最高气温为36.2℃,出现在8月12日。
“末伏”期间市区降水量49.1毫米,为近5年“末伏”中第二多;平均气温为27.3℃,为近5年中第二低值;最高气温为33.9℃,出现在8月21日,“末伏”没有出现高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