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记者 程婷 历时14天,行程3000多公里,天津大学6名师生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寻匠之旅。天大机械工程学院阚曙彬教授带领来自不同专业的几名学生组建了一个名为“寻匠滇南”的暑期实践团队,远赴云南大理的宾川县萂村调研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并为当地贫困户传授“铜敲工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身怀匠艺别具匠心
杨文泽是宾川县教育局的一名退休教师,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白族人,从2000年起,他就开始收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活用具。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杨文泽倍感传统文化的缺失,为了保留住祖先的智慧成果,他由此开始了十余年的传统文化保护与收集工作。
在杨文泽的“个人博物馆”中,陈列着各种白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民族服饰以及各种民间工匠设计制作的器具。在他家庭院的角落里,放着一架木质转轮,它是杨文泽缩小比例亲手打造的原始水车模型,做工精细,完美地再现了水车运转的场景。
杨文泽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此类的水车实物了,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制造了这架模型,希望能将历史的痕迹保留下来,让子孙后代还能看到祖先的智慧。”
“铜敲工艺”巧扶贫
匠人李文飞是一位民间竹篾手工艺人,身患糖尿病,饱受病痛折磨,他靠着刺绣和制作竹龙竹马等工艺品维持生计。李文飞说:“竹篾技术救了我的命,靠做竹工,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现在每天都很充实很知足。”
“铜敲工艺”是一种通过对铜皮的敲打处理最终形成浮雕成品的技术。据介绍,阚教授在三年前为“铜敲工艺”成功申请发明专利。此次到云南实践调研,阚曙彬为萂村的部分贫困户进行了“铜敲工艺”技术培训,并决定将这一技艺无偿传授给萂村的贫困群众,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阚教授利用两天时间将铜敲的基础工艺教授给了李文飞,并融入大理民俗艺术——甲马图案,创作出富有白族民族特色的“铜敲”艺术品。阚教授表示,“铜敲工艺”容易学习,并且成本低,能批量生产,而且制作而成的铜制艺术品还容易保存,价值也高。“‘铜敲工艺’与当地的民族风格结合后,当地的手工艺人能走出一条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