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记者 王月 通讯员 马艳玲 天津港“8 . 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如何防止事发现场的污水排入海洋造成污染?
今天,记者跟随海事部门的巡视船来到天津港北支航线,这里是距离爆炸现场最近的雨水排放入海水域。
上午9点,记者登上海巡船,沿主航道向港区北支航线方向巡视,天津海事局海上污染防控现场指挥人员朱国新告诉记者,“现在所处的区域在天津港主航道和北航支线的交汇处,我们在这里就能看到旁边的一条长约200多米的围油栏以及围油船舶,这是我们在北航支线口门处设置的一道污染防控的警界线,在这道警界线以内的区域每天安排两艘污染应急处置船,对这片海域进行巡视执守。”
北支航道离开爆炸区域最近距离只有2公里,因此也是最容易受到爆炸污染影响应的区域,这里总共有6个雨水排放口,爆炸事件后,海巡船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海上巡查,时刻观察海水颜色,截至目前未发现海上导助航设施异常情况。
由于天津港航道内正常通航,目前围油栏只设置了200多米,一旦在北支航线发生污染,剩余部分将立即下水,形成一条2500米的防线,对北支航线口门处形成围控。
现场防控设置情况
事故发生后,天津海事局根据天津港北支航道特点和6个雨水排放口的位置设置了两个警界区域,每个区域都有4艘污染应急处置船24小时轮流巡视。一旦发现有危险化学品泄露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同时,天津海事局安排了7艘海巡船进行24小时值班,保障港口通航秩序,两艘60米的负责海区应急,1艘40米的在Lng码头应急值守,1艘30米的每天两次在主航道巡航,1艘17米的在临港水域巡航,2艘高海况巡逻船每两小时对北港池水域进行不间断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