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讲述于敏历程与情怀:木斋耀华育大师 不忘桑梓情

木斋耀华育大师 不忘津门桑梓情

小学时期和中学时期的于敏

中学时代 才华初露

每日新报记者 朱丹

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他的接受能力很强,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后来,于敏来到天津木斋中学念高中,在这里,他学业大进,才华初露。于敏平时最喜欢博览群书,上高中二年级时,有一次参加高中三个年级的基本常识统考,尽管知识量很大,他却无所不知,张榜时得了全校第一名。于敏的优秀引起了刘行宜老师的注意,她担心因木斋中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于敏这样难得的人才,于是帮助于敏转到当时天津最好的耀华中学读高中三年级。

木斋中学校长王彦祺得知于敏获奖后代表学校向他发去了贺信。王彦祺说:“几年前我在梳理木斋中学校史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们学校有位了不起的校友于敏,后来和木斋的老师刘行宜的聊天中,她也特别提到了她的学生于敏。刘老师告诉我她和于敏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次出论文集的时候他都要送给老师一本,这让刘老师很感动。”

2012年正值木斋中学80周年校庆,在刘行宜老师的帮助下,王彦祺一行8月来到北京于敏院士的家中拜访。“他和我聊起了在木斋中学就读的经历,他说木斋的老师水平都很高,各种活动也丰富多彩,还特别提到了在校时的篮球运动。他说在木斋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大学时期的发展也得益于在木斋就读的经历。而提到刘行宜老师时,于敏非常尊敬地称其为刘先生,他说感谢恩师对他的培养。”

当时于敏已经86岁高龄了,他抱歉不能到天津参加学校的80周年校庆,但当场亲笔为学校题词:乐育英才,任重道远。至今于敏的题字还在木斋中学的校史馆陈列。

感恩耀华 寄语母校

从木斋中学转到耀华中学读书后,于敏非常喜欢这所学校,尤其喜欢这里的图书馆和老师,一有时间就钻到图书馆里去。在耀华,老师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对他影响颇深,使他终身受益。

2013年9月22日,耀华中学的负责人前往北京看望于敏。在交谈中,于敏说,“耀华的时时事事人人都是有故事的”,“教育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才能发展得更好”。最后,于敏还为学校题写了“根深 源远 宁静”,希望年轻学子能勤奋刻苦,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于敏也是继2002年耀华校友金怡濂院士之后,第二位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耀华人。

谦逊师风 感染后学

在耀华某年校庆日,于敏受邀回到了母校,当时负责接待于敏的是物理教师刘刚。虽然已经时隔多年,但和于敏接触的一些细节刘刚还是记忆深刻。刘刚告诉记者,当天的校庆大约是上午10点开始,于敏提前就在司机的陪同下进入了校园,刘刚连忙上前介绍自己。在他的记忆里,于敏当天的穿着很正式,当看到刘刚后,老先生很高兴,主动和刘刚握手。“于敏老先生很谦虚,并且和蔼可亲,让忐忑不安的我一下子就松了一口气。”刘刚说。

在刘刚的引领下,于敏来到曾经就读的教室,这间教室位于第一校舍,尽管老先生不是第一次回到这间教室了,但是他还是环顾了很久,像是回忆自己美好的青春。校庆典礼结束后,中午,刘刚陪同于敏驱车前往友谊宾馆用餐,在车里当老先生得知刘刚是物理教师时,他很开心,主动说到了很多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刘刚也拿出了耀华中学出的一本小册子《群星璀璨耀华园》,于敏欣然为他签了名。

木斋耀华育大师 不忘津门桑梓情 

耀华学子敬赠于敏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 

木斋耀华育大师 不忘津门桑梓情 

于敏为耀华中学校庆题词 

离家数十载 永记乡土情

校长说:于老曾回母校 谁也没通知

每日新报记者 王晶

得知校友于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芦台一小的师生十分振奋。

“于敏是我们的知名校友,我们之前去过北京,于敏给学校的孩子们提了字,‘努力学习,勿负大好时光’,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芦台镇第一小学校长刘宗明说,“芦台一小始建于1897年,是我国汉语拼音创始人王照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地方小学堂。2004年,于敏曾回到母校探访,但他谁也没有通知,自己静静地转了一圈。直到10年后,我们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他回过母校。”芦台一小还成立了“于敏科技园”,展示孩子们的科技作品,鼓励孩子们在科学的海洋中积极探索。

采访者忆:住所两室一厅 到处都是书

1998年,我们县想做一个宁河名人的宣传片,给老百姓介绍一下宁河走出去的知名人物。我们知道于敏在北京,就想去采访他。不过,联系之前,我们惴惴不安,给国家做了这么大贡献的人,每天得有多少人排队见啊,我们没有人引荐,就是一个小小的电视台,人家能搭理我们吗?

没想到,我拨通电话,说了自己是宁河人以后,于敏十分高兴,特意安排了半天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踏入他在北京的家的时候,觉得很吃惊。房子是两室一厅,大约100平方米左右,一间被他当作了工作室,做各种研究,一间是卧室。屋里到处都是书,多得数不清。整个屋内的陈设比较简单、陈旧,但上面摆了许许多多的奖章奖牌。我们不禁感叹,这样一个科学家竟过得这么节俭,后来听说,这还是于敏搬家以后的房子,原来的房子更小。

于敏高兴地跟我们聊了很多东西,也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知识。采访结束以后,于老还欢迎我们家乡人常到他那做客,后来,我还去看了他几次,每次看到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跟他聊上两句,都特别开心。

木斋耀华育大师 不忘津门桑梓情 

于敏、于确(右一)观看家谱 

堂弟于确说哥哥

忠孝两全大丈夫

每日新报记者 王晶  自古人人都说“忠孝两难全”,但在我的心目中,我哥哥就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大丈夫。哥哥对于国家的贡献自不用说,对于家庭老人的孝顺、亲人的爱护,也是非常有名,让我终生难忘。

我们家是比较传统的家庭,我父亲那一辈就兄弟两人,父亲和大伯父(于敏的父亲),两大家子人一直在一起生活。大伯父、大伯母、父亲、母亲,加上我们姊妹5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小时候在宁河,后来就一起搬到市区,一直没有分家。

我和哥哥差26岁,大哥大姐解放前就出去工作了,家里面4个老人,5个小孩没有经济来源,一直是他俩供养,大哥(于敏)更是主力。那时候,他一个月的工资有180元,他每月就寄回家120元,供养父母、弟妹。1960年,我大伯父去世以后,哥哥依然每月给我父亲寄上80元钱。后来我长大了,能赚钱了,我父亲就和哥哥说,不用再给他寄钱了,可哥哥依旧每月寄钱。邮递员每月都要来家里给我们送汇款单,每次都在门口喊:“于先生,拿手戳来,收汇款单。”每每看到父亲,邮递员都会夸上一句,您真有福,这年头连儿子都没有这样的,更别说侄子了。那些情景我历历在目。

哥哥从事的是保密工作,但他对我们却十分和善,只要有时间就跟我们交流。我的两个儿子都非常喜欢这个大爹。哥哥工作以后,在北京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一直定居在北京,我们住在汉沽。不过,几乎每年我们都要去北京看哥哥,孩子们也乐意看大爹。现在,我也当了爷爷,就更加体会哥哥当时养家的辛苦,也更理解哥哥、感激哥哥的养育之恩。哥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我和孩子们也经常去北京看他,希望有更多相聚的时间。

外甥李津说舅舅

精忠报国科学家

每日新报记者 曹嵩博  “祝贺舅舅于敏,我为他自豪。”得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后,李津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现为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的李津告诉记者,最早是从表弟那里得到舅舅获奖的喜讯,“其实从报送到评奖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但是舅舅不争,在他看来得奖与否并不重要。”

在李津的印象中,舅舅是一个非常简朴的人,工作总是很忙,“虽然我们对他所做的研究工作不太了解,因为需要保密,但舅舅一直是我的偶像,妈妈也教育我要向舅舅学习,学他的勤奋、低调、内敛不张扬、淡泊轻物欲。”李津还从妈妈那里听过另外一件事,“舅舅以前是做基础物理研究的,做到一定深入的程度就开始做国防应用性的课题,但其实之前居里夫人研究所曾给他发过邀请,想请他去做理论物理研究,而做理论物理研究也是舅舅最大的理想。但是舅舅依旧选择投入到国防事业中,因为舅舅是一个绝对的爱国主义者。他特别喜欢像岳飞这样的人,精忠报国是舅舅骨子里最崇尚的精神。”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