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 朱佳欣
天津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思政工作、自主培养、要素保障、协同育人四个工作体系,着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引领力、内驱力、支撑力、创新力,培养具有“天职工匠”特色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有力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一、强化思政工作体系,培养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用心提升科研育人“引领力”
一是学院党委发挥政治核心的引领作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明确科研育人的政治要求和价值导向。二是实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树立师德师风、工匠精神、工作作风等五个方面的教师典型,在教学育人过程中,为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学习榜样。三是强化“党建带团建带班建”工作机制,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以“青年大学习”“团日团课”和“青马工程”等为载体的“金字塔”式思政教育体系,使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健全自主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有效增强科研育人“内驱力”
构建“成熟项目入课程→科创项目入实践→科创成果双转化”的滚雪球式科创融合模式。将科研成果通过学生转化为创新创业实践,并引入教学案例进而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专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带动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创新。将企业科技创新源需求融入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卓越课程,将科技创新源需求产生的科创成果实施产业课程双转化,将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再次融入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卓越课程。学生在参与创新研发、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有效增强科研育人“内驱力”。
三、健全要素保障体系,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持续夯实科研育人“支撑力”
一是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对标天津市信创产业链和高端制造产业链人才及技术服务需求,组建人工智能技术专业群,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培养服务面向京津冀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多层次+多专业+多工种”复合式人才。二是注重制度建设,创新评价制度改革。通过制定科研项目参与学生的评价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快响应、多通道”模式创新,鼓励学生在科研项目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科研能力。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实施校企“双导师”互聘互培,创新“固定岗+流动岗”结构化师资团队,引入专业群产业领军人才、专业产业带头人及产业导师。
四、健全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显著激发科研育人“创新力”。
一是强化科技社团建设,将学术前沿问题、企业行业工程问题的最新成果融入社团建设体系和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到项目团队中。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充分依托科研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搭建“1培训基地+14所职业院校+15家龙头企业”协作共同体,实现“聚优共研、资源共享、融合共生”的育人体系。三是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证书培训,重构模块化柔性课程体系,融入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和培训标准,为学生科研创新提供技术储备。
天津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健全“四体系”,结合产业需求成立产业学院、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和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整合专业资源优势,助推科研成果形成,并将建设成果反哺教育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有效提升科研育人“四力”,培养学生的理想追求、进取意识、科学精神以及科研作风,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敢为人民、敢于突破、敢闯敢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