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续高温,人们的食欲及情绪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市第四中心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刘志东提醒,炎炎夏日,谨防“情绪中暑”,要从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调节。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时,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带来身体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及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烦躁、易怒、记忆力下降等表现,容易与人发生摩擦或争执,被称之为“情绪中暑”或“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气温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明显,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发生率也会因此而明显上升。
在高温天气下,户外重体力劳动者和年老体弱者极易疲劳,并导致情绪低落。平时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者,则因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容易被炎热的气温环境点燃情绪“导火索”,负面情绪易爆发出来。还有那些平时比较敏感、遇事总爱紧张的人,由于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在炎炎夏日更容易烦躁不安。因此,在夏季,人们常说的“路怒症”更易发作。需要关注的还有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孩子们尚处于情感心理的发育阶段,高温天气更容易诱发他们的冲动行为。
预防和调节“情绪中暑”,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由于高温天气容易影响正常睡眠,如果再长期熬夜、睡眠颠倒,更容易造成情绪不稳定。其次,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人们越要静心,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不要生气,学会情绪转移,情绪激动时可以做慢而深的腹式呼吸;学会冥想,可以想象自己身处一片茂密的森林、清凉的大海、蓝蓝的天空,帮助自己放松。同时,在饮食方面也应顺应时节做出调整,尽量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合理饮水,不要过度饮用冷饮,可以喝一些绿茶。夏季解暑,游泳、瑜伽、健身操、晨跑、夜跑等运动是很好的选择,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体耐热能力,也有利于疏解内心压力。(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