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天津大力支持承接平台建设,深化产业协同。节日期间,宝坻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项目建设不停歇,企业服务不打烊,努力唱好京津“双城记”。
眼下,位于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正有十多个工业项目同步建设,力争年内投产。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双城记,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天津积极谋划,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从规划之初就打破传统模式,天津、北京各尽所长,管委会代表政府负责政策体系制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北京中关村则依托项目公司带团队、带资金、带项目、带理念,全面参与运营。为了克服疫情影响,从年初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就成立多支突击队,开展云招商,这个假期洽谈对接也是排得满满当当。管委会主任王浩带队,挨个项目明确下一个季度的考核目标,将收入与成绩挂钩,同步推进40家实体项目。
天津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发展减负。宝坻区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可“跨省通办”事项达到140项,办理时限压缩了60%。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全程代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几十项服务,通过云审批,实现项目远程落地。郭子邠是科技城对接企业工程建设的服务人员,别看他工作才两三年,对整个建设审批却已经烂熟于心。像他这样的企业服务人员,上岗前,都要在区政务服务办接受半年培训,熟悉每一个审批细节。眼下,郭子邠负责着10多个建设项目,为了做好服务,上半年的几个假期,他都没休息。这两天,根据每个项目当前的建设进度,他还提前梳理出接下来要用到的审批要件的清单。
这样的企业服务,让京津中关村建设速度不断刷新。南轩科技是一家芯片设备制造企业,从北京通州迁入这里。搬迁期间不能停工,一直租用临时过渡厂房。在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下,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同时压缩审批时限,克服疫情的影响,原本两年的建设周期仅用了1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两天,企业边装修,边生产,正在瞄准15纳米以下卡脖子设备全力攻关。
让企业快速落地之后,天津发布专项政策,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试点,对符合天津产业发展定位的北京转移来津项目,在优化子女教育保障、鼓励职工来津工作落户等方面予以支持。端午前,南轩电子的车间主任马宁双喜临门,不仅拿到了天津的户口,还订了一套单位附近的新房。
今年,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南开中学即将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开放在即,区域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备。10月份,京唐高铁预计通车。到时,从北京到宝坻只需要18分钟。科技城的产业研究总监杨旭带着团队设计了一条从宝坻高铁站到科技城的自动驾驶接驳车。6月中旬就得拿出一版成熟方案。端午假期,他和团队加班测试优化线路,让运行设备更加稳定。
眼下,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正在完善人力资源服务、科技金融服务、软性孵化服务三大平台。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11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企业入选天津市重点支持的“项目+团队”;5家企业认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