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上午,本市在滨海新区临港生态湿地公园举行了主题活动,并为新建成的滨海新区生物多样性实践基地挂牌。
在活动现场的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放了滨海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视频,并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由环保志愿者向游玩的市民发放宣传资料,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和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的参与者、监督者、行动者。
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局、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港保税区城市环境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在临港生态湿地公园建立了滨海新区生物多样性实践基地,今天正式挂牌。据悉,基地将作为天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宣传生物多样性的实践场所,今后每年都将在生物多样性日期间举办相关活动。
据介绍,近年来,本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21年,新区PM2.5年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0.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65天,同比增加14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2.6%,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5天,同比减少5天。完成“PM2.5年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巩固提高”的年度任务目标。水环境质量综合污染指数1.82,同比改善15.46%,综合排名全市第一。16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均达到2021年考核目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北塘水库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100%。
与此同时,2021年春季国控点位海水水质优良比例为87.9%,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整体水质稳中趋好。全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目前,已建设完成天津临港生态湿地公园,设立了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其中,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天津临港生态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83万平方米,是国内大型工业区内为数不多的以水处理为主兼具景观效果的生态湿地公园。自2020年7月湿地公园二期工程主体建成后,8~10月间观察到湿地二期的鸟类达到75种,比2016年同期增加25种,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自全面退出生产经营活动以来,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团队调查统计,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由2017年的249种增加到目前的276种,增长了11%。其中,国家I级保护物种11种。每年从此迁徙过境的鸟类达60余万只,栖息繁衍40余万只,共计100余万只。(津云新闻记者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