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天津自贸试验区 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局长、天津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沈蕾介绍了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复制推广成效以及全市联动创新等重点工作。
据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七年来,累计实施制度创新502项,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批首创性、突破性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深化改革离不开顶层推动和机制创新。天津自贸试验区在领导小组+管委会+3片区的基础上,创新增设了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和两个联动创新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作为全国首个专司制度创新的法定机构,于2020年6月正式设立,负责全流程、全链条制度创新、产业促进和企业服务。成立近两年时间,制定综合性改革方案5个,在国家层面争取创新政策14项,已经成为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策源地。2021年8月,滨海高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正式挂牌,进一步丰富拓展了自贸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滨海新区“全域自贸”,开创了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工作新局面,构建起两办协同、市区联动、部门聚力支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如今,天津自贸试验区这片试验田上已结出创新的累累“硕果”。“天津自贸试验区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批首创性、突破性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七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实施制度创新502项。先后向商务部上报了6批改革试点经验和4批‘最佳实践案例’,其中‘保税租赁海关监管新模式’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最新一批‘最佳实践案例’。目前已有32项改革试点经验和6个‘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沈蕾介绍说,天津自贸试验区向京津冀地区自行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五批次共118项,发布创新实践案例7个,金融专项创新案例100个,有效发挥了自贸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和服务辐射功能。
天津自贸试验区在为国家试制度的同时,把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聚焦前沿新兴领域,围绕海关监管和外汇管理开展深层次创新探索,融资租赁、平行进口汽车、保税维修等产业迅猛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制度创新红利愈发凸显。
此外,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注重政策协同,将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创新政策叠加,牢牢把握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着力构建发展新格局。“2021年4月,天津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在全市范围与自贸试验区政策实现优势叠加,功能互补。同时,提出的很多创新举措与自贸试验区及联动创新区的产业定位高度契合,更有利于形成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沈蕾表示,自试点实施以来,116项试点任务全面铺开,落地实施率近六成,202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9615.37亿元,同比增长6.7%。
特别是2020年10月,《天津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全面实现与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创新。提出77项创新任务,目前已经完成64%,2021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0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同时,本市先后两次发布全市各区域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政策性文件,支持各区结合发展定位,开展对接合作,共享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全市协同创新效果进一步增强,自贸试验区载体和服务功能更加丰富,给制造业立市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津云新闻编辑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