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着力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协同、体制机制协同,全面提升服务和协作水平,以天津之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2017年,天津围绕“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制定了关于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指导意见,着力构建“1+16”承载格局。瞄准产业协同,天津加快建设一批以市场为主导的承接载体,积极承接总部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等高端项目,打造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多个专业承载平台为框架的承接格局。
由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与天津宝坻合作共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也在这一年,进入建设阶段,开始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造研发孵化在北京、生产制造在宝坻的中关村模式。这一年,北京天泽电力集团看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签订协议,把生产制造都转移到天津。在电气设备制造领域,深耕了25年的天泽电力,产品广泛应用在奥运场馆等国家大型项目上。服务好转移来津企业,宝坻区工信局联合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提前对周边聚集的原材料和配件企业,进行资质鉴定、信用评级,让天泽电力一落户,就能就近补齐产业链,投入生产。其中最关键的电路板部件,研发生产基地,距离天泽电力只有几十公里。
2020年2月,天津又出来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员工落户、子女就学等6方面政策,全方位支持北京转移来津企业发展。这个新政策打破了员工落户的年龄和学历限制,帮天泽电力一下留住了几十名核心技术人才。2021年,天泽电力又取得尖端技术突破,获得了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认证;在园区的协助下,企业新建了厂房,招聘了大量人才,实现安心发展。这个月,企业的新厂房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今年产值将超过1个亿,这也让企业感叹,真是来对了。
5年来,天津先后引进北京项目3062个,到位资金4482亿元。让承接平台更好发挥作用,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合作,天津继续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打造信创、生物医药、汽车三条示范产业链,共同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现在,围绕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经聚集了50多家,生产制造车身、冲压件和新能源电池等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北京转移来天津的企业,联恒工业,是北京奔驰的车身供应商,也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最大的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上个月,产线设备开始试生产。随着焊接环节300多台机械手臂的陆续投用,企业每年的产能,将从70万台增加到100万台。抓住机会,扩大市场,联恒工业正在跟天津的整车厂洽谈合作,助力天津的汽车产业链发展,更加强劲。
让转移来津企业真满意、留得下、发展好,天津不断推进行业通用的资质证书、技术和产品资质证书的同级别转认,加速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现在,企业办理审批服务环节变少了,提交材料变薄了,办理时限也压缩了,京津冀三地之间可“跨省通办”事项达到300多项。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东风,“十四五”期间,天津将全面提升平台承接功能,加强项目、平台、政策、机制的统筹,精准对接引进优质项目资源。围绕这个目标,宝坻依托现有承接平台,抓紧招商,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主导产业集群。同时,建设京唐和京滨两条高铁,让人才流、资金流等资源,快速涌入。(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