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期间,来自河北工业大学的227名志愿者,在张家口赛区多个场馆、15个领域提供志愿服务。作为冬奥会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他们在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同时,还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冰雪奇遇”。
志愿者清洁看台座椅
此次,河北工业大学冬奥会体育领域志愿者共50人,主要负责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指定通行点位上开展证件查验和通行管控,对相关人员的通行范围进行规范和指引。“1月28日下午,我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点位上。这时,一位穿着蓝色羽绒服的外国人走了过来,我热情地用英语与他打了招呼,之后发现他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巴赫主席热情地回应我们,并对我们志愿者的努力与付出表示感谢。他的鼓励更激发了我的志愿服务热情,我为自己是一名冬奥志愿者而骄傲!巴赫主席临别时送给我一枚纪念徽章,我一定会好好珍藏。”回忆起当天的一幕,志愿者王熙霖依然兴奋不已。
志愿者进行赛场服务
“各业务领域请注意,这里是VCC。”冬奥会期间,每天9时,伴随着这声早点名,志愿者们便开启了忙碌而有序的一天。VCC即场馆通信中心,是整个场馆信息运行的流转中枢。“VCC收到”“VCC呼叫各业务领域”几乎是志愿者一天中重复最多的话,一声声收到呼叫、一条条信息的流通传达,让场馆运行的顺畅度一分分增加。“我们是冬奥赛场上的‘通信兵’,承担着‘基地’和‘场馆群’两个手持电台的上岗点名、信息转接、信息记录等工作,以保障场馆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工作中,我们的注意力要保持高度集中,直到一天里场馆各个领域的工作全部结束,紧绷的神经才稍微放松一些。”十几天下来,志愿者李金玉、苏家东在配合中建立起深厚友谊。
志愿者制作富含中国元素的饰品
一次次比赛中,各国运动员迸发的光彩与活力在瞬间定格,而这些镜头的背后,是媒体运行中心志愿者们每天忙碌有序的坚守,摄影助理李瑶就是其中一员。由于摄影点位分布在赛道周围和白茫茫的山谷中,辅助标志物很少,大部分只能靠眼看、靠脑记。摄影助理团队的每个人都需详细记住每个点位的位置、工作内容、注意事项,以便随时进行岗位调动,为摄影记者们提供帮助。赛前,李瑶会在赛道和流线上反复探路,以确保万无一失。“不论天气如何,我们必须坚守在岗位上,努力保障比赛和转播的顺利进行,同时不断优化给摄影记者提供的方案。有天下午我在门口值班,不断有手拿肩扛摄像机的记者经过,我为大家开门时,每位记者都会和蔼可亲地说一句‘Thank you’。”李瑶说,那个下午她开了多少次门,就听了多少声谢谢,那些瞬间都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青春飞扬 我奉献我快乐
塞上岁首,白雪迎春。北京冬奥会寄托着无数人的奥林匹克梦想,而在盛事幕后,无数平凡的志愿者用奉献、责任、担当谱写出一曲青春赞歌。
策划统筹 马庚申 稿件 李杨 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