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战略位置,未来,武清区将把战略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加快建设京津明珠、幸福武清,争当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
2022年,武清区实施六大提升工程,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主要经济指标力争优于全市平均水平,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全市下达目标。
武清区将实施协同发展提升工程,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完成武清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按下通武廊市域郊铁路建设“快进键”;着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清单,武清区将新增北京优质企业超过100家,着力吸引央企国企二三级总部整建制入驻;打造京滨工业园、高村科技创新园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园区,强化区域产业协同,引导高端资源加速集聚。
武清区实施产业质量提升工程,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园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载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器、企业创新平台发展到40家以上,智能科技和生物医药两大标志平台投入运行;做强科技企业梯队,新培育雏鹰企业350家、瞪羚企业4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分别发展到850家、750家和20家以上;创新“项目+团队+人才”模式,新增海河英才1万人以上,打造人才扎根的“港湾”创业圆梦的“沃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12.3件以上。2022年,武清区将新增生物医药、智能科技以及轨道交通、大数据等关联企业100家以上。实施100个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5个、“小巨人”企业5家,同时,加快佛罗伦萨小镇商圈国际化综合化区域化智能化建设,推动购物休闲体验娱乐等高端消费多业态繁荣发展。
实施改革开放提升工程,武清区将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狠抓接链促需护企,规范落实“1+N”产业扶持政策,定期开展政企、校企、银企等对接撮合,坚持领导包联、现场办公、企业家座谈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市场、融资、用工等实际问题;明确“一区五园”主导产业定位,力争各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全区支柱产业和创新经济的主阵地;同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三大平台”运行框架,完成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实施乡村振兴提升工程,武清区年内引进一批企业落户合作共建地区,打造示范型高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高标准农田3.05万亩,统筹设施农业高效运营,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规划建设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培育一批武清果蔬精品品牌;建设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打造科技成果展示示范基地20个,引进培育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100项;再实施100个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农村厕所服务平台,大修乡村公路42公里,加快28个美丽村庄和46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
实施生态环保提升工程,武清区将高标准推进大黄堡湿地保护修复,实施生态环境监测二期项目,加快巡护防护设施建设,生态补水8000万立方米以上,实现改善民生与生态修复的有机统一;开展榜样河长、示范河湖创建行动,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达标率。加快污染地块修复,土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同时,武清区将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技术更新及绿色能源推广,实行标煤指标使用常态化监测预警。
实施民生改善提升工程,武清区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提质扩面,创建文明单位、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养犬、文明祭祀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武清区将高标准实施年度民生工程,新增就业3.6万人以上,扎实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城市道路3条,新增农村幸福大院15所,新建提升东马圈镇、春江郦城等一批菜市场。此外,武清区将常态化从严落实防控措施,守住“津门”防线,筑牢首都“护城河”。
(津云新闻记者苑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