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生活> 正文

杨柳青年画,走进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提起杨柳青年画,人们首先就能想到“连年有余”中抱鱼娃娃的形象。这两天,人文纪录片《过年的画》登陆央视,让全国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独特天津地域文化,了解杨柳青年画背后的故事。纪录片的播出,再次带火了年画之乡古镇杨柳青,“杨柳青”在新春之际,成为网络热搜词。

“产生于明朝崇祯年间,既继承了宋、元的笔法,又有木版生产方式和表现方式的创新,时至今日,广大从业者和艺术家仍遵循传统、加强创新。”杨柳青年画协会秘书长王琳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直是杨柳青年画的“魂”,这指的是年画的生产方式,更是指年画的内容和精神内涵。

临近正月十五,雪后景色甚美,记者赴西青区,在杨柳青古镇漫步。大运河畔铜质雕塑,刻画出年画中的经典人物造型,仕女栩栩如生、娃娃憨态可掬。一些游人或与雕塑合影,或拍成视频,传到网上与不在现场的朋友们分享。古色建筑中,各流派的杨柳青年画店开门迎客,经营者摆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趁着好光景多售卖几张,在新春争个头彩。

“过去人们年年春节贴门神、年画,供灶王龛,为降低成本,工业印刷年画曾一度挤压手绘年画的生存空间;如今,消费者更多是把杨柳青年画作为一种艺术品、收藏品,手工刻版、拓印、手工上色的杨柳青年画,重新焕发了生机。”王琳杰说,为传承非遗,提高从业者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艺术水平,市、区两级还多次筹办专题讲座和大专班,使这项传统艺术焕发新生机。

打开一本杨柳青木版年画集成,记者看到,除了经典的“连年有余”,杨柳青年画还有不少旨在传承弘扬传统美德的作品,甚至有的古版年画,在几百年前就宣传了环保理念。

“一代代的年画从业者,在传承这门技艺的同时,还致力于与时俱进、记录时代,展现时代精神。”王琳杰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杨柳青年画协会的艺术家们各展所能,创作出一批以抗疫为主题的“战疫年画”,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和“逆行者”致敬。(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