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南开区华苑街竹华里小区解除封控管控的好消息在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记者走进该小区采访居民们解封后最想做的事,听他们表达喜悦与轻松,以及对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和志愿者的感谢。
7时许,竹华里居民们纷纷在微信群传递小区解封的好消息。顶着纷纷扬扬的雪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伯琰拿着喇叭,带领着10名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里边走边兴奋地喊着:“我们马上就要解封了,加油中国!加油天津!”不少居民打开窗户,高兴地朝他们挥手、欢呼。8时整,小区大门缓缓打开,许多居民手里拿着一面国旗,唱着《歌唱祖国》走了出来。白的雪、红的旗,映着大家一张张轻松喜悦的笑脸。
在竹华里社区居委会,李伯琰因缺觉而泛红的脸上同样洋溢着喜悦。小区被封控、管控的这14天,难吗?难;能坚持吗?能!他就是这么一天天坚守过来的。
1月8日7时,该小区14号楼被划为封控区。楼里的居民中有80多岁的老人,还有6岁多的孩子。“有的居民觉得自己没有和确诊病例有过接触,一开始对政策不理解。”李伯琰回忆说,当时他和10名社工抓紧时间安抚居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大家都安下心来。其他16个楼栋被划为管控区,居民足不出户,每户定期可派1人到指定地点取物。每栋楼的居民都建立了微信群,问需服务保供应;每个楼门前都有专人值守,负责排查管控,送饭送药。“前三天是最难的,物资不足、人手不足,居民日常物资需求量大,只靠居委会的11个人根本忙不过。”李伯琰说,很快区里和街里派来了支援队伍,送来防护物资,“有了足够的人力和物资,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1月19日23时左右,5号楼的一位大爷突感不适,因为他不久前做过开颅手术,家人非常担心,赶紧给居委会打电话求助。李伯琰和同事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老人送到医院检查。检查无碍后,老人安全回到家中。1月20日凌晨4时,8号楼的一位老人去世,居委会又及时联系了南开区民政局,将逝者平安地送至殡仪馆。当天7时,16号楼的一名孕妇出现先兆流产情况,居委会再次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其送医,最终母子平安。
这14天,李伯琰有种忙到飞起来的感觉,为居民跑腿买药、帮居民打电话送医抢救、协助居民处理丧事……“事儿都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就感觉每天都在不停地忙。”
记者在居委会采访时,8号楼的一户居民送来一封感谢信。原来,21日早晨,史奶奶因便秘、大便出血而痛苦不堪,在家中已经虚脱,家中只有女儿刘新慧。“我当时惊慌失措,先打了120,又给居委会打电话求助。网格员王素月很快来到家里,她非常有经验,了解我母亲情况后,给老人喂了蜂蜜水,甚至不怕脏臭亲自上手给我母亲打开塞露,然后给她按摩后腰,等到情况稳定后才离开。”上午10时许,史奶奶双腿疼得在床上翻来翻去。刘新慧又拨打了居委会的电话求助。王素月再次赶到家中,给史奶奶贴上暖宝宝,又帮她按摩双腿,直到史奶奶双腿恢复才离开。刘新慧眼含热泪说:“这段时间,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你们给大家的温暖。”在微信群里看到小区解封的消息后,刘新慧第一时间通知了弟弟。小区大门打开,刘新慧的弟弟第一个开车进来。中午他包了饺子,说“解封了,一家人要一起庆祝一下”。
产下“抗疫宝宝”的封控区产妇正在做月子,她的父亲张强通过记者向居委会、志愿者、疫情防控部门、医院以及医护人员表达感谢。“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所有人不遗余力的帮助。”张强说,孩子是在腊八那天出生的,护士说腊八粥里有很多好吃的豆子,不如小名就叫豆豆吧。“我们全家也很喜欢这个名字,决定孩子的小名就叫豆豆。”
外面虽然下着雪,但居民们的热情不减,有的外出采购,提着大包小包回来;有的到小区对面的公园内散步赏雪拍照;有的启动汽车,热热车,想着出去转一圈;还有不少居民到居委会询问,上班前还需要准备些什么证明。
马上就要到春节了,14天没回过家的李伯琰也能回家看一看了。不过,他说解封不解防,疫情防控仍然很重要。他们会坚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提醒居民们外出时做好防护。接下来居委会要进行春节前的布置了,挂灯笼、贴福字,“给居民们打造一个温馨热闹的节日氛围,让大家高高兴兴过春节,迎北京冬奥会”。(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