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天津大力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探索协同创新新模式,推动京津冀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和开放共享。走进“十四五”,天津筹谋深化院市、校市合作,动作大,魄力足: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天津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落户;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工程院在津共建人工智能战略院、工程科技战略院……
天津主动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科技协同创新迈出新步伐。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是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也是天津市与清华大学合作的重要载体。带着清华大学近10年的科研积累,华谱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日前在清华电子院注册成立。项目负责人贺新和团队研发的激光土壤元素快速检测仪,能够在1秒钟内对土壤干样进行多元素定量分析。
6年来,清华电子院共挖掘科创性项目118个,转化科创性公司46个。这里是高端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本营”,清华电子院院长汪玉表示:“清华电子院已建成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先进科技创新中心、医工结合创新中心等技术与应用平台,支持成果转化,并面向全社会开放,实现了京津两地科技资源的互促、互补。”
北京研发,天津转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我市引聚了中科院自动化所、光电院等国家级院所及分支机构46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引进共建了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等机构,在光电子工艺、数字视网膜平台、电子束选区熔化3D打印等领域取得突破。
创新平台的搭建,为我市破解产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诸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2021年,我市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在引进北京科研院所资源上又迈出新步伐。5月10日,天津市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津共建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
聚焦“十四五”,站在新的起点上,天津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持续走向深入。2021年5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与天津市政府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共建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平台、设立重点合作任务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重点。
目前,双方共建的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 “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能力提升行动”持续实施,到位经费6.66亿元,引育孵化51家科技企业,有效带动“中国生物制造谷(天津)”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我市与中国工程院在津共建了人工智能战略院、工程科技战略院2家高端智库,累计开展院士津门行等各类活动126次,参与院士234人次,为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去年建成的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已成为促进京津冀成果转化体系互通互联的新平台。展示交易中心主任高崎表示:“中心注册用户4836个,其中京冀地区用户407家,发布京冀成果8487项,会集京冀专家3836人。”
去年年底,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正式揭牌,这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北京中心建立了成果筛选机制,我们将加强与北京中心的合作,推动这些筛选出来的优秀成果到天津转化。”天津中心主任张雪颖表示。
人才、技术、资金、服务,越来越多的科技资源在京津冀三地之间流动、共享。如今,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平台资源单位总量达到99家,大型仪器达到1299台套,总原值达到21亿元,与北京、河北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年服务京冀企业1500余家次。三地互认开放实验室753家,三地中小企业跨区域利用科技资源更加便利、快捷。(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