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天津突然遭遇奥密克戎新一轮疫情。 一些群众纷纷屯菜,9日晚上,有的市场菜架空了。
1月10日,住在附近社区的居民刘玉霞走进天津食品集团农鲜生活士英路店 ,看到正在忙碌的店长李妍,劈头一句:“李店长,我要‘投诉’你!”
李妍一愣,正想上去问问怎么回事,刘玉霞拿出一封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表扬信。
“贵集团作为天津最大的国有食品产业集团致力体现责任担当,平菜价保民生……2022年1月9日天津市新一轮疫情来袭,士英路一带的各个小区封闭等待全员检测,我所在的小区可以出门的时候已经接近闭店时间,看见店员们还在卸白萝卜,顿时感到心里有了底。”
▲居民刘玉霞写给天津食品集团的表扬信
读着这封信,李妍打心眼儿里高兴:“疫情发生后,客流量大增,每天客单量从以往同期的400多增加到800多,幸亏有公司从采购、仓储、运输等一套完整供应体系的支持,我们作为零售终端才能经受住考验。”
01
在居民们还在睡梦中时,这里已经灯火通明
每天凌晨5点左右,食品集团农鲜生活士英路店已经灯火通明。 11日6点多,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店员们陆续赶到店里上班,张传智就是其中一位。
张师傅说,自己是4点起床的。而其实这时候,公司的仓储和物流系统早已运转起来。
天津食品集团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贸公司”)是食品集团旗下终端流通单位,目前在天津拥有4个大型仓储基地。这4个仓储基地各有分工:西青仓负责蔬菜、瓜果储藏;南开保山道基地负责冻品储藏,包括海鲜、牛羊肉;南开汾水道天明仓负责鸡蛋、牛羊肉储藏,还设有牛羊肉加工配送中心;津南仓负责米面粮油储藏。
其中有2个仓储基地是2020年疫情后新投入使用的,商贸公司副总经理王广泰说:“天明仓是2020年12月,和天食放心菜市场一起新建并投入使用的。津南仓是2021年新租用的,面积将近1万平米。疫情发生后,津南全区被划入防范区,这个仓目前只为津南区供应食品。另外,公司迅速整合自身资源,在南开区天食放心菜市场、天红消费扶贫馆、红旗路与元阳道交口设立临时仓库,保证天津民生产品供应。”
每天深夜2、3点,当居民还在睡梦中时,几十辆物流车就开进了这些仓储基地,根据订单装好货后,分别驶向全市48家农鲜生活门店和菜市场 。而其中一辆,就开往士英路店。
▲深夜,职工们在往物流车上装货
5点过一点,物流车缓缓开到士英路店门口。张传智和周航两位师傅赶紧打开店门迎上去卸货。车里装了1吨白菜、1吨土豆、60斤山芋、60斤洋白菜、50斤南瓜等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其他货品。一个多小时后,这些货品已被码放到位。
时针指向早上7点,这时已经有几位顾客等候在门口。店员们打开大门,开始纳客。
▲早上7点,士英路门店琳琅满足的商品迎候顾客
02
大白菜为什么能比市场价便宜8毛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扫描场所码。”每进来一位顾客,店员程旭都会请他们出示双码,遇到上岁数的顾客,她还帮忙操作。
▲进门验双码、测温
市民李先生7点刚过就来到门店,他直奔蔬菜区,一口气拿了七样:“买了1个洋白菜、2根铁棍山药、5根胡萝卜、2颗北京大白菜、4个青椒、2把蒜毫、1斤圣女果,好多就是冬天的‘当家菜’,有些是给老娘买的,家里囤点儿我们也放心。这些加一块儿50块钱,我感觉价格没有太大浮动。”
记者沿着蔬菜区溜了一圈,大白菜1.7元一斤,青麻叶白菜2.5元一斤,洋葱1.25元一斤,脆山药3.1元一斤,小菠菜4.4元一斤,韭菜4.4元一斤,娃娃菜3.8元一斤,白萝卜1.7元一斤,青椒3.75元一斤,长把茄子4.1元一斤,黄瓜3.4元一斤。
这是店员孙静早晨起来新打的价签:“这些都是11号当天的最新价格,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是我们这儿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
正说着,旁边一位抱着2颗北京大白菜的顾客接过话茬:“10日我去别的菜市场买菜,‘北京白’卖到2块5、3块5一斤,这里只卖1块7,还真是咱这儿的东西卖得便宜。”
▲孙静为顾客称分量
这次疫情发生后,以北京大白菜为例,市场平均价是2.5元一斤,但是食品集团农鲜生活门店还能卖到1.7元一斤,这便宜的价格是怎么来的呢?
“这会儿就不为利了,咱们答应了市民不能涨价,纯粹义务做贡献了!”士英路门店店长李妍说。她觉得这就是国有企业应尽的责任。
但李妍的话,一半对,一半也不太准确。作为天津“菜篮子”保供企业,平抑物价是国企的职责所在。但如果横向对比一下,在疫情发生前,士英路门店北京大白菜是0.9元一斤,疫情后,还是涨了8毛钱。
对此,商贸公司副总经理王广泰没有回避:“这背后还是一个蔬菜定价机制在起作用,更有国企的担当。”疫情发生后,天津蔬菜需求量和价格都有所提高,食品集团加大各类民生菜品的采购配送量,同时制定平价蔬菜定价机制,选取2-3种主力菜品,直接把一级市场的“采购价”作为终端的“零售价”。
“同时,我们还增加市场调研环节,每天派专人对各大菜市场、生鲜店、商超蔬菜价格进行调研,确保畅销菜以低于市场零售均价20%供应,有效抑制市场蔬菜价格。”
说到这儿,王广泰以北京大白菜为例:“1月11日,我们调研了几个区的商超、菜市场,‘北京白’每斤1.88到3元之间不等,平均价格是2.51元,直营店售价是1.7元一斤。这个比率已经高于20%了,便宜出的8毛钱,就是这么来的。”
▲李妍录制各类菜品的价格,发到社区微信群
03
信息化系统在关键时刻帮了大忙
7点半之后,客流量慢慢上来了,称重区和收银区排起队伍。大家买得最多的,还是蔬菜、肉、蛋,以及调味料等商品。
负责称重的孙静,平常她习惯在秤旁放一杯水,渴了就喝几口。可是这天一上午,人流就没断过,她抽空只喝了一口水。
顾客多,东西卖得就快。一些畅销菜放上货架后,不到10分钟就卖光了。周航师傅在门店来来回回巡视,看到哪个货没了,推着小货车跑到后面的仓库取货,确保及时补货。如果看仓库里的货品少了,他就赶紧告诉店长李妍。
这时,李妍就会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打开食品集团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连接了商贸公司采购、物流部以及所有零售门店,可以实现采购、查询、补货、收银等多种功能。
“山海关豆制品、速冻水饺库存不足,我就在系统里找到对应商品,填好补货量,一提交就行。上午提需求,下午就能送到。”李妍指着屏幕说,“这套系统很方便,关键时刻发挥了大作用。”
1月8日,天津通报津南区出现20例新冠阳性病例,随后确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9日一早,天津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当天,一些市民因为担心疫情影响食品供应和价格,一早就来到门店抢购蔬菜。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店员马丽倩还有点心有余悸:“店外乌泱乌泱排满了人,我们一边安抚大家,一边维持秩序,请顾客保持安全距离进行排队,我们限流接待,先请一批顾客进店,然后出去一个进一个,得先确保疫情防控。”
而这一天,李妍因为筛查被“封”在小区没法出来。整整一上午,她拿着手机远程指挥同事用门店信息系统,赶紧填写白菜、土豆的补货单。临近中午,门店的白菜、土豆等货品补充到位,她终于松了一口气。
04
产业链、供应链是稳定供应的保障
信息系统很好用,不过每次需求实现的背后,还是依托食品集团打造的多条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在士英路门店,能看到很多市民熟悉的商品,“利达”粮油、“迎宾”肉、“海河”奶、“利民”调料等等,这些都是食品集团旗下的品牌。疫情期间,这些生产企业能为集团48家直营门店、菜市场等提供货源保障,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实现生产到销售终端的直接配送。
以海河奶为例,据了解,从1月8日起,海河乳业就开始加强产品储备,确保市场货源充足。
▲海河乳业职工将牛奶装车
“例如我们食品集团的利达粮油,经过我们了解,目前库存还是非常充足的,我们商贸公司得利于上游兄弟单位的支撑,能够保障门店商品需求。”商贸公司副总经理王广泰说,“这些我们食品集团生产企业,是我们是实现稳定供应的基础,这也是商贸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的优势。”
除此之外,在2020年疫情之后,商贸公司还在不断完善和巩固上下游渠道。
王广泰说:“商贸公司借助集团肉羊、肉牛养殖基地优势,从原来成品销售到现在分割、熟制加工、销售,进行了延伸。 物流也是我们自己的体系,即使出现疫情,供应也有保障。”
在蔬菜供应渠道上 ,来源主要包括西青区碧城和静海区海吉星等一批市场,以及西青菜农和宝坻蔬菜基地。同时,集团还拥有渤海农业、大港农场、红光公司三个农场基地。这些供货渠道长期稳定的供应,确保出现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时,蔬菜供应和价格的稳定合理。
“以目前的供需关系看,还没有到需要进外地菜的程度。 不过,我们也有一批稳定的外省市供应商和生产基地,如果需要时,它们也会成为我们供应链的重要补充。”王广泰说,“这些举措和客情关系也让集团的供应链更加稳固。”
从上游生产企业、到下游的零售门店,供应保障工作就如同一台复杂的机器,每个齿轮紧紧咬合,所有环节各司其职,才能实现稳定、有序运转。
▲士英路店仓库
05
快闭店了,还能买到需要的商品
晚上7点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门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这时货架上空了不少,但在仓库里,存货还是很充足。
下了班的李妍又打开信息系统:1000斤白菜、500斤土豆、600斤西红柿、200斤洋白菜……各种叶菜分别50斤,这是转天的进货需求。
李妍说:“平时叶菜每样要20斤就差不多了,现在多要点,就是保证库存充足。”
7点多临近闭店的时候,一位顾客小跑进来,拿了两颗大白菜和一盘鸡蛋 。结账时,他对收银员说,这个点儿,我估计你们这儿应该还有货,一看还真是。
“一整天干下来,真是筋疲力尽,但是能得到居民的认可,我们觉得大伙的辛苦没有白费。”李妍欣慰地说,“我们是终端环节,货品足、价格稳,离不开食品集团各个公司的支持。现在疫情形势还是挺复杂的,我们会继续坚守岗位,为市民提供食品保障。当然,我们都盼着疫情早日过去,让生活和工作恢复往日的平静。” (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