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谷岳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大幕现已落下。最终结果尚未揭晓,对考研大军来说,仍须面对考研还是就业、读研之后作何打算等问题;不少打算考研的大学生,也开始思考自己要报考什么专业、什么高校,是考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此外,近年来,在研究生报考人数稳增和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一些名校部分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减招甚至停招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记者近日就此走访了相关专业人士和学生。
大数据
报名考研人数持续增长
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我市报名8.6万余人,比去年增幅达17%,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从全国情况来看,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增幅为21%。从近年数据来看,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51万人,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6万人。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年至2022年平均增长15.8%。
“2022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0887人,首次突破1万、再创历史新高,比2019年多一倍。近3年来,我校报名‘研考’人数每年以近40%的比例递增。”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斌认为,增幅背后的原因,除了该校2017年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排名等方面大幅上升,学生认可该校,还受目前经济形势、疫情等方面影响,学生通过继续上学来提升自己学历的需求也在增多,“我校近3年应届本科生报名‘研考’人数约占60%。”
对于考研人数增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曹继华表示,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有质量的中高速发展将是常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的比例关系,达到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从人口博士、硕士比看,我国的研究生规模还有发展空间,今后几年应该也会继续扩招,这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近3年报考我校人数以平均每年20%的比例在增长,这与国内目前大环境是吻合的。”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万丽丽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较高,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上涨,这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相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毕业生加入了考研队伍。另外,由于就业压力增大、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天津城建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张建新说,近几年该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和录取人数每年增幅接近20%,从趋势来看,研究生是连年扩招的,一方面是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能充分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满足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我们对高层次人才日渐增强的需求,因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尤其对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用人需求的。
“这些年报名‘研考’人数增长较多,我校2022年考研人数达7300余人,是2019年的3.3倍。”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郝丽芳认为,这与本科就业的总体情况、市场需求以及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和期待值有关。
学生谈
考研与就业,各有千秋
天津工业大学曾做过专门的问卷调研,目前该校本科生中有升学意愿的占一半以上。究其原因,该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楼稚明表示,有的人有深造愿望,立志于做专业方面的深入研究;有的人则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在提升,升学是为顺应时代与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升学能较好促进其未来职业发展。当然也不排除少部分同学是为延缓就业压力,或跟风的选择。”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2018级学生王雨宸告诉记者:“我准备考研时,也去秋季招聘会看过,发现我所学化工专业的研究生的薪水要比本科生高,本科生竞争力不强,而且如公务员、高校在编辅导员等不少岗位对学历要求也较高,所以我决定考研究生,再充实一下自己。等有了更高学历,再考虑就业的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赵志文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研考”了。“第一年是因为临近毕业事情很多,没把那么多时间放在学习上,专业课考试都没怎么准备,于是就想再考一次,这回要全力以赴备考。”她坦言,“第二次考研比第一次考研心理压力要大,常有邻居问‘你毕业了怎么不去工作’之类的,好在我家人挺支持我的选择。而且我以后肯定会就业的,只是想努力提升一下学历。我想在事业单位或金融相关机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面会更广。另外,公务员考试、事业编制考试我也都想抓住机会试一下,给自己更多选择。”赵志文也表示,如果“二战”结果依然不理想,可能就会找工作、暂时不再考研了,“不过高学历总是吃香的,即使我工作了,也会再找机会考在职研究生等。”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模具专业2018级学生孙立红则倾向于直接就业。“大三下学期,看到周围好些同学确定了自己考研、考公务员等,我当时也经历了反复考虑的过程。我觉得考研是在学术上丰富自己,就业则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我更倾向于就业。而且我们专业行业竞争力较大,还是挺好找工作的。所以上大四前就决定不考研。”孙立红说,她通过找工作发现,除了专业背景,面试官也会看应聘者的成绩等以考量其是否具备岗位所需能力,“我的专业课成绩排名在前4位,且有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经历,比较擅长表达,也有临场应变能力,我觉得这都是用人单位看中我的原因。”现在,她已与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签约,2022年毕业后便可入职。
对于是否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提升学历的问题,孙立红表示,她即将就业的岗位薪酬按个人绩效发放,只要有能力,就能获得自己满意的薪酬,“我认为取得更高学历目的也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我身边也有学长具备保研资格仍选择就业的。在我看来,职业前途应以个人发展和个人想法为主,而且能力提升并不只凭学历。”
老师说
考研还是就业?提早想好!
现在考研是容易了吗?陈斌对此表示,其实报名人数的增长比例和扩招比例不是完全相符的,即研究生计划增量没有报名人数增幅那么高,一般每年计划增量约10%,也就是说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所以,面对毕业生选择考研还是就业的问题,陈斌建议,这取决于个人情况,“我们做过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选择考研的学生一半以上认为工作不好找,想通过考研增加就业竞争力;想在学术上深造者不到30%。”
那么,硕士研究生就业一定好于本科生吗?“这要看学生所学的专业,例如我们学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工科专业本科生就比较好就业,明显高于社科类专业;还要看社会的需求;另外,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的起薪一般也不一样。所以要慎重考虑是否考研。如果决定考研,至少要留出半年时间来准备,至于选择哪个学校和专业,则需更早规划。”陈斌说。
“毕业时是考研还是直接就业,这个决定不能面临毕业再做!”郝丽芳说,“像我们学校,一直很关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从本科生入学开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可能的关注点,会进行不间断、一系列的职业规划和指导。而且现在不少学生很有想法,获得资源的渠道较之前多,瞄准考研或就业的目标也会早动手。”
“‘到底考研好还是先就业好’,这个问题没法笼统回答。如果有毕业生问我这个问题,我第一会问其所学专业,第二问其未来是否要从事现在所学专业,是否要在这个行业内发展,第三则是学生自身期望值,即未来发展的规划。”万丽丽举例说,有些高精尖行业,因行业原因对学历的要求会高些,本科生直接就业的话可能有一定困难;而有些行业的人才需求旺盛,本科生的市场也很大,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就可以选择先就业,然后通过工作积累、提升,在一定时间后再考虑是否继续更有针对性的深造。另外,也须兼顾学生个人条件及其毅力和自制力。她也提醒,这些年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还是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的,“所以,是否考研不能从众,应一人一规划。”
楼稚明说,做决策的根本出发点是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第一,要学会自我探索,清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与价值观;第二,要学会外部探索,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研究热点与能力需求;第三将自身情况与外部需求充分进行匹配,找到选择前需要明确的关键点的答案,比如你对本专业是否真的有兴趣,你的专业成绩或外语成绩能否满足升学所需的学术基础,你的专业领域更需要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等,明晰了这些,你的选择会更加坚定。”她提醒,无论考研还是就业,不要盲目跟风与冲动选择,“认清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只要有合理的规划和持续的努力,行行可以出状元!”
调结构
专业型硕士报考规模超过学术型硕士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此消彼长不是这几年的事,而是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政策的体现。”曹继华介绍说,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上世纪90年代无人问津,到目前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平分秋色。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专业型硕士要占硕士招生的60%左右;2020年出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专业型硕士占硕士招生的三分之二,也就是67%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方式。
自2017年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就高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万丽丽介绍说,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10余年来,以培养应用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型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型硕士招生人数占比已近58%。“像我们学校偏工程技术应用方面,在2019年就已达到学术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各占40%和60%这样的比例了,这两年的招生计划也基本是按这个比例下达的。”
“这几年专业型硕士招生指标涨幅明显高于学术型。按我校此次报名情况看,报考我校的学术型硕士有1600余人,专业型硕士有5400余人。”郝丽芳说,虽然专业型硕士有所扩招,但也要通过选拔性考试,招生质量并不“水”,从报录比看,竞争更加激烈,“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在于其培养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同,而不是学位的含金量或教育质量。”
“专业型硕士学位与学术型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简而言之,学术型硕士偏研究,专业型硕士重应用。”张建新说,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侧重于前沿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行业领域有较强解决复杂专业技术问题能力,能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教学内容则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问题研究,培养过程中还要求有较多的实践环节,“一般来说,读专业型硕士的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偏多;学术型硕士更侧重为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打基础,适合有志于深入做科研的人,但这两类硕士研究生均可以再进一步读博士。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新阶段,特别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学生需要较高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否则很难读下来。现在早已不存在‘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而且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同样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所以要根据个人兴趣、能力、需求慎重考虑。”
此次,天津城建大学新增了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公共管理和汉语国际教育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均可以招收专业学位硕士。“我们学校偏应用型的学科较多,所以这几年研究生增量主要体现在专业学位上,目前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比例约为7:3,目的是通过加强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尽管连年扩招,但我们同时严把培养质量关,保证扩招后招收的学生也是高质量人才。”张建新说。
对于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在部分学科领域停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样的知名院校,陈斌认为,这是我国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针的调整,“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未来高层次研究生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型硕士为主。所以,教育部门也在调整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比例。以我校为例,近3年专业型硕士逐年增加,2018年招收771个专业型硕士,2021年招收专业型硕士1169人,也就是说这3年扩招了近400人,增幅非常大,而学术型硕士相对增加较少。目前,我校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比例为1:2。新增了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的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也是紧跟天津制造业立市整体布局。”陈斌建议,学生若以后想往博士学位发展,可以考学术型硕士;若想成为技术人才,考专业型硕士更佳,“但‘研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无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想考上都要努力学习。”(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