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区将围绕“1+3+4”现代产业体系和“四谷”建设,大力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209个项目开工、156个项目投产运营、412个项目加快建设
■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成混改出让出清100户。积极争取自贸区扩区升级,研究开展自由贸易压力承载测试,围绕国际检验互认、原产地声明制度、通关便利等探索实现政策突破
■ 全力抓好20项民心工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就业8.8万人,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教育发展优质化水平,建成汉沽东扩区幼儿园、泰达一小二部等6所中小学、幼儿园。提高健康卫生高质化水平,建成市中心妇产医院滨海院区。全力推进文化体育繁荣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万达文化旅游度假区
2022年是加快美丽“滨城”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计划工作至关重要。滨海新区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四大工程”,盯紧七项重点工作,奋力谱写美丽“滨城”建设新篇章。
加快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区
在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方面,新区将围绕加快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区,对照疏解清单,优化承接清单,积极承接石油化工、油气资源、航运物流等央企功能总部,推进京滨城际、津潍铁路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同事同标”。同时,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天津港海上门户枢纽作用,提高天津港在国际航运领域的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枢纽。
深入实施创新立区战略
在提高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方面,新区深入实施创新立区战略,推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高效运营,加快海河实验室和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00家。加快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建立新型多元成果评价机制。高质量建设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标杆城市。
大力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
在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明年,新区将围绕“1+3+4”现代产业体系和“四谷”建设,大力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209个项目开工、156个项目投产运营、412个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示范物流园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新区将大力推动智能审批,实现政务服务“一键即享”,完善区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成混改出让出清100户。积极争取自贸区扩区升级,研究开展自由贸易压力承载测试,围绕国际检验互认、原产地声明制度、通关便利等探索实现政策突破。
加快美丽“滨城”建设
在加快美丽“滨城”建设方面,新区将落实“双城”发展战略,统筹美丽“滨城”建设十大工程,推进国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和治理水平。接续实施畅通工程,打通一批跨河、跨铁路、跨区域通道。丰富优化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高标准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基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果,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022年,新区还将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中地、神驰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推动新希望六和生猪养殖基地和澳新奶牛引种场建设,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7家。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健全资产分红、股份合作等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1家、家庭农场18家、农民生产经营合作社268家。推进全域清洁化工程,深化“三美四乡”建设。深化街镇抓发展抓项目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盘活街镇存量建设用地,探索“点状供地”等灵活供地方式。用足用好街镇高质量发展资金,引进社会资本参与街镇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提升街镇园区载体功能。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2022年,新区继续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向群众汇报意识,全力抓好20项民心工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就业8.8万人,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教育发展优质化水平,建成汉沽东扩区幼儿园、泰达一小二部等6所中小学、幼儿园。提高健康卫生高质化水平,建成市中心妇产医院滨海院区。全力推进文化体育繁荣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万达文化旅游度假区。推进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建成10个以上便民生活圈。(津云新媒体编辑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