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0日,天津体育学院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决赛圆满举办。经过初赛的选拔,决赛当中各教学单位分为教授组、副教授组、讲师及以下组展开角逐,依靠网络评审课程申报书、大纲、教案、教学视频等各个环节,并结合现场汇报的内容,最终决出各个奖项。而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举办的初衷,则是为了检验近三年时间的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果。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2018年5月4日,天津体育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专家指导组成立,邵淑月教授为指导组组长,学校也从此正式开始推进各教学单位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知行合一行动自觉。而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天津体育学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也使得课程思政建设得到快速稳步的推进。在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全面开展之前,各个方面都已突显出积极成果,而这些成果也激励着学院继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决心。
让课程思政教学有趣、有味、有魂
课程思政教的是人,赢的是心,需要正确的方式。天津体育学院深入挖掘体育文化精髓,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设置,让课程有趣、有味、有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同时,专家指导组也更为重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考察,本次竞赛就是一次新颖且高效的验收机会。
邵淑月教授告诉记者,为了让竞赛能够顺利举行,各相关部门几乎利用了半年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而能够确保竞赛举办的根本,则是源于天津体育学院在日常课程思政工作上的高质量:“当时我作为一名退休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织工作,此外还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聘请了三名专家开展工作。近三年的时间里,在天津体育学院领导班子的重视与支持下,2019年学校推进了第一批25门课程思政优质课建设,此后又于2020年推进了第二批109门课程思政优质课建设。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为平台,这期间我们带领教师们去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体验学习,所有参与其中的教师都表示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潮澎湃。”
课程思政优质课建设开展以来,以《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为引领,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体育精神、中国精神”课程思政示范课,开设思政选修课“体育强国”、公共选修课“中华体育精神”等,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华体育精神的了解和深度思考。2020年,“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天津体育学院将举办女排展作为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的鲜活教材,将思政课堂搬进展览现场,由思政课专业教师与女排奥运冠军、中国排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娜共同讲授,让学生深入理解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目前,学院已建成立项134门课程思政优质课,其中4门课程获评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
课程思政建设引领师生“起而行之”
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引领师生“起而行之”。为此,天津体育学院印发《天津体育学院“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以此为指导,学院聚焦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队伍“主力军”,创新搭建课程思政教师能力提升训练营平台、课程思政资源库服务平台、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平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课程思政研究平台,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引领,天津体育学院已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典型。多名教师在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院搭建“天津市中小学生居家科学健身运动远程服务网络平台”,助力人民增强体质;徐金陆老师在武汉志愿服务运送发热病人的先进事迹被《新闻联播》“抗疫英雄谱”专栏报道,并获评全国疫情防控百名最美志愿者、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课程思政建设作用下,天津体育学院还培育出了墨盾大队、学生文明素养提升专项行动、学生骨干领航工程、立德弘体大讲堂等多个思政工作特色品牌项目,并连续获得天津市征兵工作先进高校。
因事而化、“知行合一”做好课程思政
天津体育学院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为,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以兴趣探索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时至今日,天津体育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提升已硕果初现。除了积极发挥体育院校专业优势,广泛组织学生利用专业所学参与第十三届全运会、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第十四届市运会等大型赛事和全民健康体质监测等的志愿服务外,近年来还有多名天津体院学生入选天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多批次学生赴北川中学开展共建服务。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马秀乡曲桑村第一支部书记裴亚恒、天津市静海区子牙镇东子牙村党总支书记暴晓彦等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扎根服务基层,积极参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助力脱贫攻坚。
在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竞赛结束后,天津体育学院将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前一阶段工作总结,并继续全面深入推进下一阶段课程思政建设,扩大范围涵盖本科生与研究生,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未来学校将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发挥体育、国防教育在育人中的特殊优势,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做贡献。(津云新闻记者 曹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