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警法> 正文

盯紧借贷合同 当心“套路贷”陷阱

 “‘套路贷’顾名思义,不是为了贷款,而是为了套路。”昨日天津二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近三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并提醒市民参与民间借贷过程中,要谨慎甄别“套路贷”陷阱。

数据信息显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天津二中院共审理民间借贷案件2103件,审结1963件,其中,一审案件平均标的为3269.17万元,二审案件平均标的为131.35万元,50万元以上的标的占35.22%。

“这些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存在着民刑法律关系交叉、法理情理复合交织等特点,还存在一定的非法虚假诉讼隐患。”该院新闻发言人许绍田介绍说,近年来,涉嫌诈骗、合同诈骗、票据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嫌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不少案件涉及刑事犯罪,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当事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通过采取捏造事实、伪造变造证据、虚构法律关系等方式提起民间借贷民事诉讼,意图使人民法院作出错误裁判和执行。”

“市民参与民间借贷过程中,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甄别‘套路贷’陷阱,规范订立借贷合同。”许绍田表示,法院会依法保护合法借贷,打击非法借贷,依法严守法定利率红线。同时,提醒借款双方要本着公平诚信、平等互利的原则,自觉规范借贷行为,“职业放贷人”通过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资金以赚取高额利息,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此外,还要注意妥善留存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电子转账凭证等电子证据。“对于一些明显过高的利息、返点等融资条件,出借人应清醒分析,谨慎投资,尤其要着重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还款能力进行审查。”许绍田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