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刊发关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系列报道引发热议。如何帮助孩子既用好互联网、又能防沉迷?有读者和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的好点子、好做法。
“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手机以身作则。”关女士的女儿自幼聪明乖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半年前却迷上了上网。“我曾尝试各种方式帮女儿‘戒网’,却收效甚微。”万分苦恼的关女士开始反思:自己都手机不离手,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于是,关女士决定和女儿一起“戒网”。她和女儿一起制定了一张计划表,学习、运动、娱乐合理分配,双方都要严格遵守:“亲子共读时间,我俩一起放下手机,她写作业我看书,赶上天气好,也会到楼下跳绳、打球,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与网络隔离,我特意找了几个有趣的公号和女儿一起观看,比如科学实验小视频、探索大自然的纪录片,高质量的陪伴让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和谐。”
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平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占11.5%,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占12.2%,听音乐、玩游戏、看短视频已成为未成年网民三大“网娱活动”。约八成家长会以与孩子约定的方式管理其网上娱乐时间;但近三成家长表示“自己对互联网也存在依赖心理”,在子女上网管理与引导方面的“简单粗暴”或“有心无力”,很难起到矫治效果。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热衷于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却指望孩子能够远离网络世界,这只能是一厢情愿。孩子往往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充足的情感归属,于是寄情于网络,久而久之难以自拔。”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王光明教授认为,有效防止学生沉迷网络需要下好几步“先手棋”:“首先要为孩子创造情感归属的环境与氛围。青少年之所以沉迷网络世界,是因为网络世界让他们在情感上拥有一种虚拟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这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较少体会得到。因此,给予孩子充足的亲情呵护,加强亲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其次,家长的行为举止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家长做好表率,往往胜过说教。此外,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需要家庭配合协同育人。因此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孩子创造更多活动机会,引导他们亲近大自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投身社会实践,参与社区义务劳动等,将有效遏制学生沉迷网络的苗头。” (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