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秋冬季首次区域性污染后,本市日前再次迎来不利气象条件,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8日至31日凌晨,本市发生持续性污染过程。连日来,市蓝天办组织全市各区、各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科学应对此次污染过程。
据介绍,从27日晚间起,华北大部地区气压场逐步转为弱高压控制,风向转为西南风1至2级为主,区域中南部污染物缓慢累积;从28日凌晨开始,区域出现北风-西南风的辐合风场,辐合中心主要在本市中心城区及以南区域。根据气象和生态环境部门预测,28日至31日凌晨,本市受到低压、静风及雾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发生持续性污染过程。预计31日凌晨冷空气抵达本市,届时污染将彻底缓解,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我们对火电、钢铁、焦化、平板玻璃、水泥、垃圾焚烧等重点行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各项治污减排措施,压减污染负荷。”市蓝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全市集中供热安排的同时,对辖区燃煤供热锅炉配套环保设施提前检修维护情况开展现场核实,确保同步启动运行。各区对散煤“双替代”区域的电源气源供应情况展开检查,防止由于替代设施无法稳定运行造成散煤复烧,对山区等暂未纳入“双替代”范围的区域严格实施清洁煤配送和监管。
同时,本市加大高排放车辆管控力度,组织辖区相关单位督促指导工业企业、建设和施工单位停止使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滨海新区在天津港地区组织开展国六排放标准重型燃气车专项检查,通过路检路查、入户检查等方式,核查控制装置安装使用和达标排放等情况。
实施精细化管控也是此次应对空气污染的亮点措施。本市严格落实重点区域土石方作业管控措施,严控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问题,科学调整渣土运输时间。严格采取科学作业方式实施道路扫保。在秸秆、荒草、树叶、垃圾露天焚烧等薄弱环节,加大巡查治理力度,加强属地管理。依法管控餐饮油烟、露天烧烤、装修等各类城市生活源,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本市精准实施涉气污染源执法。各区执法人员全面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发挥大气污染各监管平台作用,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紧密盯守空气质量分钟数据、重点源在线监测和工况用电监控系统、街镇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等,及时发现各类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处置,最大程度削减污染物排放保障空气质量。(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