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600多年古树产出维C之王让天津这个村趁“枣”致富

从天津市区驱车1个小时到最南端,有一条古老的娘娘河,河畔北岸有一片唐宋时期的古聚落遗址,遗址西边的一个小村子——崔庄村。据明史记载,早在6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在娘娘河北岸种植冬枣树。滨海新区太平镇崔庄村现有古冬枣核心区面积238亩,含600年以上枣树168棵,400年以上枣树3200棵,是我国成片规模最大及保存最完整的冬枣林,“现在的冬枣正是上糖增红期,再有20天就能来采摘啦!口感可好了!”今年65岁的枣农窦洪泉如今每天都在枣树园里疏果,忙得不亦乐乎,摘下一颗略带青色的枣儿放入口中嘎嘣脆全是果肉,满口回甜,“像我这个岁数的人,在外面打工也就一个月挣3000块钱,现在我在村里承包了20亩地,一共能产冬枣30000多斤,挣个20来万不成问题!”

如今崔庄冬枣田园如画,六百年果树飘香,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全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可倒退40年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村里每三年就要调整一次土地,村集体划片,村民抓阄抽农耕地,地里有小枣树、冬枣树、玉米地……”滨海新区冬枣协会会长徐林成回忆说,“冬枣是鲜食食品,而且上市晚,拉到市场上卖也不方便。那时候谁家抽到冬枣树多的田地都说谁家手气差!这就相当于一年没收益了……”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人们希望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冬枣的市场逐渐打开,从2011年开始,村里成立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将自家枣树交给合作社,村民负责日常管理,等每年十月采摘季结束,合作社再将收益返给村民。至此,冬枣才日渐成为村民们增收的寄托。

“村里一共有173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枣树。”徐林成说道,“过去,为了提高冬枣产量,一般会对古冬枣树做开甲处理,开过甲的枣树能坐大果,但会对古树复壮产生影响。”但现在,他们不再追究高产,而是走高端精品路线,走进村道旁的果园内,迎面看到的每一棵枣树,通红的、带着青皮的冬枣压满枝头。“崔庄的冬枣果大、核小、皮薄、肉脆、汁多、酸甜适口,到了丰收时根本不愁卖。”为了能够保证冬枣质量,崔庄村组建了专业管护队伍一年进行两次有机肥浇灌,同时加强对病虫害防治,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

依托这片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冬枣林,近年来,崔庄人开始发展冬枣旅游产业。在政府支持下,一座投资6400万元、占地3000亩的皇家枣园建成。“崔庄冬枣”被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崔庄村被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天津市旅游特色专业村牌匾、“天津市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休闲农业典型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游客多了、名气大了,冬枣销量也随之攀升,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窦洪泉表示,冬枣成了全村人致富的法宝。

“太平镇现有冬枣树种植面积8652亩,2020年太平镇冬枣产量2300吨,产值约为1380万元。其中,网络销售7369件次,共计50.148吨,销售金额70万元。”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恒说,2021年预计全镇冬枣产量约在2400吨,产值1400万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对接物流,在保证运输的情况下最远可以将天津产的冬枣销往广州。”而今除了采摘观光、直播带货、与大型商超对接等线上线下推广方式,太平镇还不断发掘冬枣文化,确保这一宝贵财富得以传承与发展,“往后,市场打开的月光,全村收入还会翻番。”徐林成自信地说道。(津云新闻记者 王敬怡 摄影 姜晓龙 摄像 张勇)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